宋宜笑尚未來得及敘述經過,崔貴妃已脫身趕來,她身後緊緊跟著兩個服色鮮艷的宮人,赫然是太后跟前的玉果,及皇后得力的芳余。
「姑姑!姑姑!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不是保不住了?」一看貴妃到了,崔見憐深吸了口氣,忽然之間歇斯底里的哭喊起來,「求求您救救他們!一定要救救他們!」
「憐兒你乖!」她本來就是貴妃最喜歡的侄女,又懷了雙生子,這會滿裙鮮血悲痛欲絕的模樣,看得貴妃心疼萬分,也顧不上糾正她的稱呼,趕緊上前握住她手安慰,「你別多想,太醫馬上就到了,他們一定可以保住孩子的!姑姑親自在這裡陪你,你一定會沒事的,啊?」
話未畢,眼淚卻流了下來——貴妃是過來人,只一看滿地的血,哪還不知道崔見憐的身孕怕是危險了?
正強按心緒,決定等侄女情況穩定之後再詢問經過,聽小蠻憤然道:「貴妃娘娘,側妃原本好端端的,都是因為燕國夫人才……」
饒是崔貴妃素有城府,聞言也不禁勃然大怒,偏過頭,森然望住宋宜笑:「宋氏?!」
「娘娘,臣婦又不是三歲小孩子,怎會蠢到在宮宴上謀害儲君側妃?」宋宜笑迎著她震怒的目光,平靜道,「臣婦倒覺得,這丫鬟十分可疑!」
「母妃,雖然媳婦也還沒來得及詢問經過,但燕國夫人這話卻也有道理!」太子妃上前一步,背著宋宜笑給崔貴妃遞去一個隱晦的眼色,「燕國夫人是阿虛的結髮之妻,與咱們都是親戚,好好的怎麼會跟崔妹妹起了衝突呢?媳婦覺得,還是先問問經過再說!」
聽出她重點點出「阿虛」二字,崔貴妃拿眼角掃了下玉果,到底把到嘴邊的叱責咽了回去:「那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宋宜笑正要開口,太醫卻總算到了——貴妃跟太子妃忙命太醫為崔見憐診斷,片刻後兩個太醫均表示墮胎藥藥性已深,已經不可能保胎:「好在側妃娘娘如今已有六個來月的身子,若這會催產的話,皇孫應可落地!」
至於說落地之後的存活率——這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崔貴妃與太子妃聞言,都是花容慘澹,好半晌,太醫小心翼翼的提醒,崔見憐現在很不好,再不做決定的話,恐怕大人也懸了,貴妃才哽咽道:「那就這樣吧!」
宮裡生老病死自有規矩,尤其崔見憐不但是晚輩,還只是一個側妃,所以哪怕她這會痛得死去活來了,依然得被抬回東宮才能服催產藥。
崔貴妃放心不下,決定派人回稟太后、皇后,親自跟過去主持大局。
但太子妃提醒她:「崔妹妹這是頭一胎,又是雙生子,恐怕要耽擱一會,但元宵宴卻不可能徹夜不散的,總不能一直把宋弟妹留在宮裡?媳婦倒願意留下來問個明白的,只是崔妹妹與她的丫鬟,似乎連媳婦也不大相信,母妃您看現在要怎麼辦?」
「她是痛糊塗了,你別跟她計較!」崔貴妃還不知道崔見憐方才指責太子妃的事,這會聞言不禁暗暗皺眉:這侄女到底年輕城府淺,就算當真懷疑太子妃,也別公然說出來啊!
太后剛剛還誇過太子妃為了照顧有孕的側妃,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崔見憐跟著就說太子妃不好,這不是存心打太后的臉麼!
這麼一來,她也不敢跟去東宮了——否則她也成了懷疑太后處事不公、質疑太子妃賢德的人了!
不但不能去,還得表示對太子妃的信任,「誰不知道你素來把她當親妹妹一樣對待?這會她有事,不指望你替她安排,還指望誰?好孩子,你且給母妃個面子,這會先饒了她,回頭她好了,若不給你三跪九叩的斟茶賠罪,母妃絕不與她甘休!」
只是崔貴妃究竟存著疑心的,又說,「這事實在突然,恐怕你忙不過來!且把我跟前的人也帶一兩個過去搭個手吧!」
太子妃恭敬稱是,命人取來屏風擋在榻前,將軟轎抬入,親手扶了崔見憐上轎,這才告退而去。
崔貴妃目送軟轎遠去,轉看宋宜笑時,倒冷靜下來了:「今兒本是大好的日子,本宮正與賢妃她們聊得興起,不想卻聽到這麼一出,也是方寸大亂了!方才若有誤解你這孩子的地方,還請念在陛下與阿虛的舅甥之情上,多多包涵才是!」
「貴妃娘娘說的哪裡話?」宋宜笑見狀,忙謙遜道,「方才側妃裙子下忽然滴落血跡時,臣婦也是大吃一驚呢!將心比心,娘娘只是喚了臣婦一聲,豈非情理之中!又談什麼包涵不包涵?」
崔貴妃打量著她毫無怨懟的神情,眼底滑過一抹凝重,道:「這屋子髒了,咱們換個地方說吧!」
「若要換地方,臣婦要求娘娘一件事!」宋宜笑聞言卻紋絲不動,道,「請娘娘召一名或多名太醫來,檢視臣婦與丫鬟的隨身之物!可有什麼對側妃娘娘不好的東西夾在裡頭!」
見崔貴妃似要言語,她搶先道,「臣婦自認無愧於心!但眼下空口無憑,何況側妃娘娘的身孕關係極大,若不查個水落石出,豈能服眾?」
崔貴妃原也不是反對這樣搜查,聞言自是順水推舟:「本宮倒也不是懷疑你,只是聽說憐兒出事時,屋子裡除了她們主僕外,只有你跟你的丫鬟,若不弄個清楚的話,確實不好對外界交代!」
她這麼說了,玉果跟芳余也沒什麼意見——於是貴妃派人去太醫院再要人,宋宜笑則與錦熏一塊到屏風後,當著玉果、芳余還有貴妃宮女的面,將里外衣裙、佩飾、釵環全部摘下,放入漆盤,好讓宮女拿出去給太醫檢查。
只剩褻衣時,宋宜笑手按衣角,看了眼四周,似乎在找蔽體之物,見狀,玉果微微皺眉,示意她且慢,走出去對貴妃道:「娘娘,燕國夫人如今尚未落實罪名,終究是一品誥命,這貼身之物,是不是不宜讓太醫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