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看到坐在葛院長對面的毛雨寧,都下意識去推鼻子上厚重的鏡框,以為剛才出門太匆忙,忘記戴眼鏡了。
怎麼是個小姑娘?
這也年輕了吧?
各國這方面的人才,都打不開的鎖,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能打開?
他們怎麼不相信呢。
幾個老教授不動聲色的相互對視一眼,葛院長讓人抬了椅子給他們坐下。
好歹是修復界的權威人物,總不能讓他們和其他人一樣站著。
幾個修復教授坐下後,毛雨寧問了幾個問題。
這個匣子外形材質是黃金雕紋,雕紋又並非鏤空雕紋,而是在整塊黃金上面,雕出龍鳳交織的紋路,紋路上又上了色釉面。
毛雨寧看到的物件,是修復過後的物品,上面的原料有淡有重,淡的顏色是出土時原本的模樣,重的顏色,是原本的原料掉落,修復大師著重重新描上去的,
她想知道,他們在修復的時候,有沒有看過類似細縫的痕跡。
幾個修復教授紛紛搖頭,無比確定他們修復的時候,並沒有這些痕跡,否則早就說出來,或者寫在報告上了。
毛雨寧又問了另一個問題,這個匣子上的雕紋,都上了彩繪原料,只是一部分脫落,另一部分未脫落,脫落的他們都做了修復。
他們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原料,為什麼一些脫落的這麼厲害,一些卻能保持得很好,現在都能看出各種原料的顏色。
幾位修復教授愣了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很多文物出土的時候,都不可能保持完好無損,卻也不會全然面目全非,就算是土製的文物,也都有保留得很好的時候。
毛雨寧聽到這個答案,擰著的眉頭,更深了一些,臉上戴著口罩,都能讓人感覺到她的情緒變化。
顯然不贊同幾位修復教授的觀點。
李明明看著憋得難受的其他人,語氣平和的問道:「毛小姐是不贊同幾位教授的看法?」
幾位教授,齊齊擰眉看向毛雨寧。
毛雨寧回過神,又問幾個修復教授,道:「這個匣子上的雕紋和上色,幾位大師知道是什麼工藝?」
幾個修復大師用眼神相互交流了幾瞬,才由其中一位教授做回答道:「類似於燒藍鏨刻工藝。」
根據史料記載,那個時期燒藍鏨刻工藝,只是剛起源,不算盛行,能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
毛雨寧點了點頭,道:「不錯,燒藍鏨刻盛於清代,其實起源於先秦,甚至可能更早的時候,目前能找到它最早的記載,是在先秦時期。」
而這個文物出土的皇室徽章,就在先秦之後。
「鏤金像物艷於花,說的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