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排除萬險順利登基後大肆封賞,本就是皇帝乳母的林氏被封為一品奉安夫人,連當年才十歲的黃毛小兒周秉也得了進國子監讀書的恩蔭。
林夫人原本把一切都盤算得好好的。
丈夫和長子都不在了,周家的未來就全掛在幼子的身上。等這孩子在國子監好生讀幾年書,她就去求皇帝給周秉一個正經出身。
在官場上磨練三五年之後,再給周秉娶一個背景深厚的官宦之女,用不著十年周家就可以改換門庭位列公卿。
有皇帝這位奶兄在前面時時提點著,有自己這位御賜的奉安夫人在後面推著,周秉得了功名後在翰林院可以輕鬆的觀政,接著再外放地方熬熬資歷。
只要他未來的老丈人稍稍得力一些,也許這孩子在而立之年的時候就可以回京進六部任高職。
奈何計劃不如變化。
周家的老祖母霍老太太捨不得小孫子受苦,死活攔著不放周秉進京。這些便也罷了,等周秉成年後霍老太太更自作主張,不容反駁地親自操辦了他的婚事……
林夫人作為當今皇帝最親厚最倚重的長輩之一,自然能在內宮行走。
平日裡和她打交道的,大都是內苑宮妃和朝堂上頂尖兒的命婦。說句不誇大的話,她對京城最優秀的閨秀們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就連皇帝當年大婚的時候,也是參考了她的意見,才選了長興侯府常家性情溫柔敦厚的嫡次女為皇后。
偏偏在自己親兒子的婚事上,林夫人栽了個大大的跟頭。
霍老太太拿出老太爺早年定下的一紙婚契,硬是給周秉聘下了鄰縣一位鄉紳之女。
這個叫做譚福保的鄉紳早年不過是個走街串巷的鄉下貨郎,後來不知怎麼發了一筆橫財,就正兒八經的在邑州盤下鋪子,專門做南貨生意。
周家原本是軍戶出身,周秉的父親周墀在沒進興王府任典仗之前,在邑州軍部糧檢司任一個小小的糧長。因為一時疏忽大意被人鑽了空子,在年終臨檢時欠下將近八千兩銀子的大虧空。
那時周墀的年俸為糧米十二石,這八千兩白銀就是把全家賣了都值不了這個價。
周家上下急得險些要齊齊吊頸,一時間連耗子洞裡的銀屑末都掃得乾乾淨淨湊上去,但是離虧空的數額還是差的老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