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一二七章 撒餌
事情果然如周秉所料, 面對王肯堂的拖字訣,即便聰明蓋世的楊慶兒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別的好法子。
要是換做另外一個人,楊慶兒絕對會把這個人整得哭爹叫娘, 後悔這輩子生出來。偏偏現在皇上離不得王肯堂, 三天兩頭就要把人叫進去診個平安脈。要是哪天沒見著人,還會派小太監到外頭來尋。
楊家如今樹大根深名聲煊赫, 成就這幅局面不容易, 絕不能輕易損毀。楊慶兒雖然行事任性隨心,可也不能把楊家上下統統丟在身後。楊家老祖母和嫡母對他不好, 可楊首輔這個當爹的可是沒什麼大錯處……
再說楊家長子早亡,楊慶兒雖成氣候但身上沒有功名, 帶的幾個門生良莠不齊, 還沒有定下合適的接班人,以保障楊首輔能夠順利退下來。年青的皇帝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來不得半點差池。
楊慶兒心裡著急, 但還是分得清輕重。仔細尋思過後只有先安撫王肯堂。一邊把各種珍奇藥材送到王肯堂跟前,一邊派心腹拿著王家祖傳醫書的抄本悄悄尋訪另外的大夫。
王肯堂這種人他看得多了, 從頭到腳只有一根筋。就像當初的通州縣令高鄂,常常敬酒不吃吃罰酒, 軸得出奇。偏偏這會用人輕不得重不得,只能先拿笑臉哄著。
這兩件事都不能急, 且一時半會都看不到成效。楊慶兒十分無奈地想,十幾年黑黢黢的日子都過來了,怎麼好事近在眼前反而猶豫了?
王肯堂是有真本事的,救治過皇帝和譚五月, 如今又有王家祖傳醫書的加持,楊慶兒以為自己的眼睛起碼有五成的把握能夠恢復。
但王肯堂聽了十分錯愕, 驚詫莫名地說針刀和針灸完全是兩碼事。
皇上的眼睛是內里出現病變,譚五月的眼睛是外層有輕微損傷,楊慶兒的左眼全無,這完全是幾個不同的病例。他就是把王家醫書全部吃透,再加上那位老祖宗附體也不能無中生有,憑空把另一人的眼珠子在楊慶兒的眼眶子里激活……
這裡頭牽扯多少血脈,牽扯多少的經絡,簡直是一團亂麻。王家醫書上關於這方面的記錄更少,全靠現今慢慢摸索。
所以王肯堂不再一味排斥,也沒把話說死。
楊慶兒讓這隻瞎眼鬧騰得心裡生了病,看什麼都不順眼,所以哪怕就是有萬分之一希望也不會放棄。好在派去的人說這老頭每天從宮裡出來後就待在家裡,把那本王家祖傳醫書翻來覆去地看,有時候還拿著奇形怪狀的小刀在豬肉雞肉上比劃。
楊慶兒讓王觀趕製一批上好的傷藥出來,尤其對身子大有裨益的八繁膏,立刻停止對外售賣,他留著有大用處。
只要王肯堂這邊有了答覆,莊子上養的那些人……就有大用處。楊慶兒比王觀看得更遠,腦子轉得更快,已經看出這裡頭隱藏的巨大商機。
豪富的人最怕的就是短命,如果真的把這門學問鑽研透了,說不定……以後這會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