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顎作為涼州現在最高的行政長官左看右看,一時間不知道該勸哪一邊。
還是鄭楷一個兩個的看過去,最後沖大家揮手,示意大家不要再爭吵,「周大人行事是欠妥,但好在叛首已經正法,又收繳了大批的財物,咱們回京好歹有個交代。不過經此一事,我要奏請皇上這些邊關守將將輪換的年限縮短,以防這種事再次發生……」
地方官一般三五年到京城述職,武將們因為調防不易,除了升遷很少橫向挪動。像尤燕林這種軍戶世世代代都長居涼州,祖籍所在地估計都是一些遠得不能再遠的族親。這種弊端就是很容易讓武將們盤踞在一處,蓄養自己的私人實力……
桑樵一想的確這才是當務之急,立刻就準備回去些奏報。
鄭楷回頭安撫周秉,「都是為朝廷辦事的,桑大人只是太過心急……」
周秉現在對這種場面已經應付自如,自然不會計較,「能夠順利找到尤燕林的巢穴,桑大人是出了大氣力的。若是沒有他的準確情報,我也不會逮到尤燕林……」
那位參將的直接聯繫人就是桑樵。
周秉私下不是沒有揣測,皇上為什麼要把這麼重要的線索先交給了桑樵這個文職。就是因為兩邊傳遞消息不暢通,最後差點就讓尤燕林走脫。
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現在非常信任桑樵,這份信任比想像當中的更加厚重。周秉想明白這一點時,心情很複雜。
第176章 第一七六章 佞幸之臣
處理完涼州的事物後, 鄭楷和高顎交接後安排大家回京。
也許是歸心似箭,回程一反常態的順利,將將到了河北境地的時候, 皇上的旨意隨著邸報一起過來了。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包括涼州衛、西寧衛、青海衛、永昌衛的邊軍將領們都有豢養私兵的跡象,這些拿著皇家軍餉的兵們已經漸漸演變成將領們的家丁。更讓人感到後怕的是這些人眼里只認主子, 家國的概念反而很淡漠。
朝堂頓時忽然, 老臣和國子監的學生們都上書要求徹查。
景帝雷厲風行地下達了數十條旨意,終於露出整整隱藏了三年的獠牙。
這回借著尤燕林意圖叛離的案子, 將這些邊軍將領來了個大規模的調防。裡頭自然有不服的將領擺資歷,但只要擺出尤燕林種種駭人聽聞的舉措, 被查勘的人喝令「是否做下一個尤賊」, 這些人大都就偃旗息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