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景帝哈哈一笑,擺手示意無事,「人行大道就要順應自然,道法素來高深莫測,我還要真人陪我仔細參詳。周秉不學無術不懂裡頭的乾坤,就不要勉強他了。以後真人煉製出來的丹藥誰都可以送,他的那份就免了……」
竟是輕輕揭過這場尷尬,不打算追究各方的過錯。
楊慶兒沒想到自己以退為進竟然走對了,一時間大喜。心想景帝雖然精明,但求永生不老是每位皇帝的終極目標,對於道家更是推崇備至,景帝也不會是例外。
看來自己的這部險招終究是用對了。
他和張真人悄悄對望一眼,都在對方的臉上看到驚喜。雖然沒有達到一鳴驚人的目的,但此番終究沒有白來。
周秉似乎也沒有料到事情急轉直下,還是讓張真人輕輕避過。他還想爭辯幾句,然而景帝忽然起身,轉頭向張真人請教起《太上感應篇》裡面的幾處不解之處,竟是無暇顧忌其他了。
聽櫓堂的地心放著一座青花海水紋的半人高香爐,有渺渺的沉水香氛往來迴轉。
楊慶兒心頭舒坦了,故意落在後頭微微側身對著周秉耳語,「若不是周大人這身衣服,我還以為是御史台的大人在諫言呢,你是不是記錯了自己的身份。不過你是枉費功夫了,你可以埋汰張真人,可皇上天然親近道家是誰都攔不住的。「
他眉眼依舊妍麗,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惡意,「皇上鑽研道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止一次與我提及想結交張真人。唉,周大人作為皇上身邊近臣,莫非連這件事都不知曉嗎?」
張真人一來就和周秉結了仇,可以想像只要一獲得景帝的信重愛寵,肯定會對周秉的不敬迅速報復。
周秉怎肯落下風,故意張狂無度,「我只是就事論事,也不想搶御史們的飯碗,不像楊大人這般小肚雞腸。論起赤膽忠心,皇上可以懷疑誰都不會懷疑我。不過我倒是想奉勸楊大人一句,莫要在皇上面前說我的壞話,皇上心裡跟明鏡似的……」
楊慶兒實在是牙疼,這他娘的就是一顆錘不爛的銅豌豆。
說這人傻吧,他做事周全半點不留尾巴,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說他精明吧,他當著眾人的面能直不隆冬地讓人當場下不了台。現在又在御前說出這種半是要挾的話,實在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楊慶兒不知道,周秉這輩子早早立誓,這輩子什麼都吃,就是不肯吃虧。
第187章 第一八七章 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