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好讓柳家人看到排場,也好取團團圓圓的意味。
「湯糰裡頭包了餡兒,要是讓不懂事的娃娃挑開皮讓餡兒混到一塊,瞧著實在難看。」
老祝仍然有些犯難,但也勉強願意接受嘗試。
畢竟湯糰的工藝十分簡單,換個餡也不是麻煩事,難的是把餡之外的樣式做出新意來。
「讓我們試兩日,有結果了同你說。」
問荇聽他這麼說,知道這事能十有八九能成。
酒樓里的大多數日子總是忙碌的,尤其隨著天氣漸冷,許曲江有意無意做起來甩手掌柜。
問荇多半時候待在酒樓,偶爾跟著採買出去探探物價,果然到了冬日,菜的價錢往上提了一兩成,而且許多商販開始起了以次充好的心思。
將手裡頭明顯被霜打過的白菜擱下,他同採買對視了眼。
醇香樓給商販們價錢給得不低,定不能讓以次充好的菜混進客人的盤中。
兩人商量好後分出工來,採買負責挑貨,問荇則和商販砍起價來,惹得商販汗流浹背。
「我前些日去集裡頭,價錢比這兒還便宜些,而且白菜也沒落上霜。」問荇聽到商販報的價,皺了皺眉,「再提三成價,恐怕不合適。」
商販好歹生意做得也不小,故作鎮定:「這個時候白菜都是這般模樣,小哥,你可以去地里自己看看。」
「不巧,我就是種菜的,家裡剛收了些白菜。」問荇似笑非笑,「況且我們剛剛一挑揀,你們這放出來的菜品相就突然變好了,總不能白菜還能聽人話變模樣。」
「醇香樓也算是老主顧,用葉子都發黑的菜應付醇香樓,我們這些跑腿的怕是難和掌柜的交待。」
商販卡了殼,問荇無疑是在提醒他,別拂了許曲江這個出手大方老主顧的面子。
說白了他們之前不給醇香樓賣品相不好的菜,還是因為許掌柜性子強硬,現在來的問荇本以為是能拿捏的軟柿子,沒想到也是個硬茬。
眼前帶笑的青年瞧著好說話,實則對於價錢寸步不讓,稍有不慎,還容易落入他的圈套裡頭。
「那就依照小哥說的來。」
商販權衡過後,不敢再同他耍花招,採買和問荇忙活大半日,成功將幾批好菜好肉帶回到醇香樓里,價錢只比秋時略貴一點。
後廚這頭進展順利,老祝經驗豐富,總能想到辦法。
既然餡兒漏出來賣相差,他乾脆往餡兒裡頭多調了些薯粉,將湯狀的餡兒弄成羹狀,這樣湯糰破了皮,餡兒也不會到處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