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糰的湯也做了改良,老祝往裡頭加了淺淡的桃花香,把湯糰的麵皮也做了改良,使得麵皮沒那麼容易遇著沸水就把湯給染成乳白色。
湯糰下進鍋後直到浮上來,湯色依舊是乾淨的,再略微篩一遍,湯色甚至乾淨到透亮的程度。
問荇挑開煮好的湯糰,裡面的餡兒是桂花口味,晶瑩剔透,輕輕撥弄都不會散開。
再淺嘗口,由於餡兒變成羹狀,湯糰吃著比之前要糊牙,但清甜解膩的湯可以緩和發粘的觸感,餡兒恰好是半化不化的狀態。
問荇思量片刻,往生湯糰頂上點了朵四瓣的桂花,原本單調的白色立馬有了生趣。
「可以試著用不同花色區分內餡,也方便客人取用。」
「這招可以!」老祝拊掌,「到時候桂花餡兒就點四瓣,莓餡兒點個紅印,豆餡兒點上綠色……不過豬油芝麻餡的湯糰難辦,總不能印黑點上去討晦氣。」
「給湯糰皮裡面加上芝麻碎,做成灰色。」
眼下芝麻還是稀罕玩意,能夠給柳家明示湯糰裡頭內容,告訴他們醇香樓不吝於加料,也能多加些印象分。
「有道理。」老祝茅塞頓開,「果然擺盤的事就該多問你,問小哥的好主意就是多。」
緊隨其後的還有其他問題:「我們攏共弄出來十來種餡,想選出八樣,還得勞煩問小哥把關。」
他們這群廚子最近因為餡料的事快吵翻天了,歲數大的喜歡味道淡的餡料,歲數小的又說果醬的餡料好吃,老祝也舉棋不定。
問荇沒急著吃湯糰,而是清點了下各個湯糰的數目,讓廚子下鍋後轉頭叫來五個夥計,還有幾個姑娘。
「不同人口味難免有偏差,多些人來試試。」
他讓夥計們先一個個去試,趁著夥計們試菜空當,他挨個問了品嘗過的廚子,記下他們覺得好吃的餡兒和不好吃的餡兒。
最後,問荇嘗了嘗反響不太好或者兩極化的餡料,隨後將其中大部分划去。
阿明急了:「問小哥,喜歡柿子餡兒的人也不少,怎麼就不要了呢?」
「歲數大的吃著柿子牙疼,我們首先得讓選進去的餡兒老少咸宜,至少吃著不會厭煩。」
幾乎所有老人都不愛吃過甜的餡料,問荇又划去些加了薯粉後過於粘口的餡,可選的餡料立馬少了大半。
剩下這些不好決策,問荇挑了其中顏色喜慶的和大部分人都覺得好吃的,正好是八種。
這八種餡裡頭有傳統的豆餡兒豬油糖餡兒,也有些新奇的花果餡兒,共同點就是吃著不會和其他食材相剋,裡頭食材有些藥用價值,而且最次也是無功無過,不會害得老人家吃迎春宴心頭不悅。
選好餡料和湯底,廚子們繼續鑽研怎樣點花色湯糰煮出來後不褪色不變形,迎春宴的籌備已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