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城内对于安定帮的回归乃至露布,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这座小县城大多数居民见识有限,因此反倒是更容易管理。他们中很多人几辈子就是给四大家工作,只要四大家不倒,自己的饭碗不丢,外面谁做了皇帝,跟他们都没多少关系,何况安定邦。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思想简单,认为平遥能打败曳落诃就等于无敌,就算安定邦亲自来,也是送死的份。这种单一的大脑回路,倒是让他们变得格外容易管理, 乃至连安抚人心的工作都不用怎么做。
冯素贞颁布的正策短时间是收不到效果的,可是就平遥本地而言,在鼓励商贾的命令下发之后,瓜分了张家的陈、李、黄三家的商贸活动,也就活跃起来。原本他们靠着安定邦的关系,做得生意主要依靠官府,对于社会的部分是次要的。以谢必要的经营,只是为了维护安定邦统治的需求而已。
如今放开手脚,单纯以“盈利”一个目的扩展的商业,于活力方面,自然远胜于过去。原本家族里只能作为服务者或是大伙计存在的远房弱支子弟,如今都被批准去摆摊做些小生意,而原本四大家之间规定的默契虽然依旧存在,但是于规则之上,又多了一层官府的监督。
这种监督不是家长式的束缚,以及事事过问,只是一种于宏观领域的微调。避免某一领域形成独占,近而导致价格飞涨百姓生活受损。柳长安已经把话带给了三家家主,目前推行的正策,不是单纯为了反对安定邦而实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百姓生活,让晋州子民知道所谓的舒适日子是什么滋味。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个原则,那结果不言自明。
张家血淋林的教训在那,即便是大小妹这种已经和柳长安有了某种亲密关系的女子,亦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是以商业繁荣并不意味着物价上涨,反倒因为从业人员增多,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作坊的增加,用工的缺口也在逐渐增大。过去晋州的经济,是最原始的耕战形态,人除了当兵务农便没有多少出路。现在人们可以到工坊做工,或是跟着从军队回到地方的匠人学手艺,给了他们一条谋生途径,大多数人自然是欢喜的。
走在街头,便能看到一张张笑脸。即便这些正策只是刚刚实施,甚至在几年内都未必能带来收益,但是人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了希望,就有了奔头。
“看见了吧?这便是民心了。我还记得自己和大老爷刚来平遥的时候,这座城市是个什么样子。跟如今相比,简直是一天一地。戴老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