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的是這般日子。
潘伊想,時間總會像那些從指間逃逸的米粒,倏地就流逝。只要還在過,就有可能,就有希冀。
後來鄉鎮裡流行小生產廠私人承包,但不好做,接手的基本都是賠。有一個窯廠沒人願意承包,父親想要咬咬牙包下來。由於風險大,母親最開始極力反對,父親卻說,既然每天辛辛苦苦種地也是吃不飽,那不如賭一把。
父親下定了決心豁出去,和母親兩個人開始認真經營窯廠。因為不懂燒窯的技術,得花錢雇師傅過來,這又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每天需要把廠里很大的一個集水池填滿,廠子在半山腰,要一擔一擔地挑水上去,基本一天都不停歇。
冬天天氣冷,地上容易結冰,父母挑水時常常滑倒摔在路上,卻也只得爬起來繼續走,實在累了就輪流交替休息一會。燒窯的過程總問題百出,潘伊不清楚具體情況,只知母親每日唉聲嘆氣,說失敗率很高,要燒出完美的青瓷成品太難。
她和妹妹潘雲真正印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的年紀就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同時還要打理好家裡的一切,因為父母忙到沒有精力去顧上他們。周末不上學的時候,姐妹倆就去廠里幫忙搬磚,母親疼惜她們是小孩子,手還嫩得很,就讓戴上手套,然而手套也並不真正管用,搬上個把小時皮膚還是會磨破,潘伊對傷口已經習以為常。她更心疼母親的手,那樣好看的一雙手,卻常常弄得鮮血淋漓。
老天爺或許也有憐憫之心,這苦吃著吃著,日子算是有了些起色,救活了這個快要被宣判死亡的廠子,生活條件開始好了起來。父親留下最好的那些磚瓦自建了兩棟房,那是村子裡唯一的磚瓦房。
富起來了,眼紅的人便也多了。當時承包一事是投票制,包廠是有期限的,每個月鄉鎮政府會組織投票決定各種事宜,包括分成和租金。有些嫉妒心重的,就各種使壞下調分成,父母能賺得的利潤所剩無幾,最後只得無奈放棄窯廠,說你們誰想接手做就誰做吧。
又過了一陣,父親又包下一個茶廠。茶廠的運作模式是將整個鄉鎮分成十二個小隊,每個小隊把自家茶田採摘完之後由小隊長去父親那裡領取分成,然後再下發每戶人家。
變故就出在這裡。一次發放分成時,發到最後一個隊,錢不夠付,父親於是把手上的錢先交給對方,然後回家去取。來來回回一通折騰完,他忘了之前已經給過一部分,又發放給對方完整的錢款,等回去點帳一算,才發現釀了大錯。可這時對方已經不認了,這筆不小的數目就這樣被吞了去。
因為資金出問題,茶廠也做不下去了。
潘伊這時初中畢業,選擇放棄上學去打工。她在野水一個服裝廠做了半年,小小的個子看起來很不起眼,卻比誰都勤快負責。因她容貌姣好,身邊不乏各種追求者,但沒有一個是自己真正心儀的。
直到她遇見倪冬江。
倪冬江是個名副其實的窮小子,家徒四壁,母親早早離世。倪父是軍人家庭出身,早年因著戰亂落得家破人亡,從北方沿路乞討,一路流離至野水終於定居下來。雖窮但頭腦機靈,平日裡愛搗鼓藥草,成了個土郎中。倪冬江被父親獨自撫養成高大英俊的小伙,十八歲跑去省城大飯店的後廚打工,攢了三年錢回到野水。
第一年他和鄰居一起盤下個店面,想開家早點鋪。早點鋪開了一年,鄰居覺得生意難做,入不敷出,於是退出不幹了。倪冬江需要獨自承擔早點鋪所需的一切費用,他權衡著利弊,猶豫是不是該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