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叫人吃驚的還在後面。
接連好些個州縣都上報了山賊之事,言百姓們都在議論紛紛, 消息傳得之快之廣, 委實不同尋常。
還聽說,柳氏郎君身隕的消息傳回建康時, 他父親直接在朝堂上就暈過去了, 醒來後, 劍指席榮席司徒。
席榮一派豈是示弱之輩,不糾纏是誰殺了柳氏郎君,御史台將那身隕的柳氏郎君枉法的罪證當廷奉上, 就差沒有直說那柳氏郎君死有餘辜。
柳光庭一派自然不會認下這些罪證, 直說此乃偽造。
雙方爭論的焦點從誰害死了變成柳氏郎君究竟有沒有枉法。
偽不偽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柳氏郎君人都死了,這些罪證的真假還重要嗎?
這一局, 是柳光庭輕敵,敗得不冤枉。
局面對自己不利,柳光庭暗中叫人進言, 言各地山賊橫行, 騷擾百姓, 該下令剿滅山賊才是。
此言得到不少人附和,爭論的焦點又回到了山賊之禍本身。
附和之後,卻並沒有著落。
剿滅山賊, 為民除害,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山賊的規模, 所在山林的地形,戰力如何,以及背後有沒有人等等,太多的東西問摸查清楚。
而且,各州的兵源不一樣,有的戰力強如荊州兗州,有的弱得別說是兵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還有就是調兵的錢。
每一次軍隊調動,每一次戰爭,都意味著大筆的銀錢支出。
連年戰爭,即使是最富庶的宋國也難以支撐。加上修行宮,修園子,皇族宗親各種讓平頭百姓難以想像的奢侈生活。戶部尚書一筆一筆當場算給眾人聽,就問哪裡還有錢能挪給剿匪?!
「那怎麼辦?總不能就不管吧?!若因此而民怨沸騰,恐怕又是一次起義。」
「也不能這麼說,不是不管,而是要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從長計議,究竟要怎麼個從長法?我們能從長,百姓能嗎?你們是沒聽到百姓們的議論嗎?」
「那百姓議論不就議論,無知百姓知道個什麼啊!」
「好,那我就說,萬一因此發生了起義,該怎麼辦?!我們宋國真不會被他國恥笑?!」
這話讓眾臣皆沉默。
許久,忽然有一人發言:「如果,下官是說如果。咱們的小神童不是剿滅了太華山山賊,被百姓追捧,為山賊忌憚。我們可以讓小神童去剿匪,想必山賊聽到她的名號,就直接投降了。」
此人越說越覺得可行,暢想種種小神童一報名號,山賊就棄械投降的美好畫面,說得停不下來。
等他終於停下來,就見廷上文武百官都有各種一言難盡的目光看著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