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 他話音一頓,狀似無意地慢悠悠補上了自己後半句話:「那些仗勢欺人的,必定會登高跌重。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姑娘福澤深厚, 不必將這些事兒放在心上。」
如果說方硯知是在明晃晃地斥罵這王家少爺不干人事,那沈舒年的說話藝術則更像是背地裡的暗箭。雖然他本意是在安慰這個受傷的小姑娘,可是話中這高樓坍塌所指, 卻是不言而喻。
今日長樂坊內聚集的多是書生才子, 自然各個都胸有點墨。台下看熱鬧的人相視而笑, 不約而同地明白了沈舒年到底意欲何在。
一時之間,台下竊竊私語之聲響起, 隱隱約約還聽得見一些短促的笑聲。就連這囂張跋扈王家少爺也立馬反應了過來, 一雙眼睛裡燃著憤怒的火種, 惡狠狠地盯著方硯知和沈舒年,像是想把他們燒成灰燼。
方硯知看出了他目光不善, 趕忙上前一步,站在沈舒年身前,替他擋住那些惡意的目光。方硯知身量頎長,卻因為奔波勞累而略顯清瘦,與這養尊處優的王家少爺一比,更顯身材單薄。
沈舒年看著方硯知義無反顧地擋在自己身前,一時有些怔愣。他微抬目光,瞧著那護著自己的背影,心裡像是開出了一大片春風四月里迎著暖陽而生的花。
他的心口熨帖得很,即使方硯知身材並不如王家少爺身後那些家丁侍衛那般魁梧,可是
這樣簡簡單單的書生體格,卻在保護自己最重要的人時,也如那英姿颯爽的將軍。
方硯知護著沈舒年和那樂師姑娘,而那王家少爺身後卻足足有四五個氣勢洶洶的家丁在怒目而視。相比之下,方硯知這邊便顯得勢單力薄,看著分外可憐。
許是方硯知這挺身而出不畏強權的舉動,激發了台下書生才子心中從小學到大的仁義禮信。有人似是看不慣這以多欺少的霸道,竟在人群之中高聲疾呼,替方硯知撐腰。
「這位公子救人於危難之中,當真是君子風骨。」
此話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被話語感染,紛紛鼓起了勇氣,幫方硯知說著好話,斥責這強搶民女的行為。
王家少爺沒想到自己一時之間成為了眾矢之的,憤怒地抬手指著台下膽敢和他對著幹的人。可是正義之士層出不窮,他一時半會兒竟也找不著是誰先牽起的話頭。
王家少爺知道方硯知這種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最擅長的便是煽動人群,同那些假模假式的讀書人擺出什麼君子道理。眼瞧著自己聲勢漸熄,他便另轉矛頭,不同方硯知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