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永昭帝會有這個魄力。
許峻齊同樣想到了這點,要不然只是郡之地的商稅改革根本不可能引起他的注意。
「如此一來,各家族怕是要恨上謹王。」
一句話總結新商稅,就是賺得越多稅率越高,也就是說越大的家族交的商稅越多。
許家同樣要交很多銀子,但家裡的錢多到數不清,許峻齊不是太在意錢財,只要是合理收稅,他沒什麼意見。
但其他家族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他們違抗不了永昭帝,只會把怨氣發泄在謹王身上。
章豐釗淡淡道:「謹王不在意這些。」
許峻齊道:「也對,不管那些家族有多大的怨氣,他們也影響不了高平。」
若是雲煦澤沒掌控高平,其他家族還能利用高平本地家族給雲煦澤使絆子,現在高平盡在雲煦澤掌控之中,根本不懼其他人的手段。
雲煦澤又沒有爭儲之心,不需要討好那些家族。
許峻齊忍不住笑了:「這般想想,謹王還真是無懈可擊呢。」
章豐釗臉上也露出笑容:「因為他懂得知足。」
比起前朝被困在國都的皇子,大康的皇子其實待遇很好了,只要是皇帝子嗣,十六歲後都可以得到一塊封地,而且封地是世襲的,只要不絕嗣,就能一直世襲下去。
當然那些等不到封王,新帝就即位的倒霉蛋就不提了。
凡是得到封地的藩王只要懂得知足,其實就可以過得很好,只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知足。
大康已經建國百年,已經封了七八十個藩王,可如今實際上還存在的藩王不到二十位。
現存的藩王會這麼少,就是因為每次都有藩王妄想爭儲,而爭儲失敗的下場輕則削藩圈禁,重則身死,封地收歸朝廷。
......
雲煦澤還以為許峻齊和章豐釗說會兒話就離開,沒想到此人臉皮這麼厚,竟然還要留下用午飯。
章豐釗見雲煦澤還是看許峻齊不順眼,便替他解釋道:「王爺勿怪,三郎也是一片好心,他是擔心王爺卷進奪嫡之爭。」
許峻齊躬身像雲煦澤致歉:「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王爺恕罪。」
有章豐釗從中緩和,雲煦澤沒再給許峻齊臉色。
許峻齊對雲煦澤很好奇,見他臉色緩和,便問道:「王爺,聽說鳳棲樓是用一種叫水泥的東西建造而成,水泥當真這般神奇?」
雲煦澤道:「鳳棲樓能在短時間內建起來,不就說明了很多。」
「真是奇物,王爺可有意售賣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