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農稟報導:「朝廷的第一筆錢款已經運到安州,安州已經在全力燒制青磚,只要高平水泥一到,便可立刻開始修建城牆,只要一切順利,便可以在入冬前造成安州的城牆加固。」
加固城牆是為了抵擋胡人,不可能用紅磚,皆是用青磚。
丞相道:「徵召百姓到安州的命令已經下達,百姓們會陸續到達安州,不會影響城牆的修建。」
今年百姓最大的徭役就是修建城牆,每個百姓一年只有一個月的徭役,也就是說每個月都要換人,這還不包括百姓花費在路上的時間。
為了在入冬前修好城牆,丞相府徵召百姓的命令是發給大康全部州郡的,除了各藩王的封地外,所有百姓都有可能到安州修城牆。
先從安州及其附近的百姓開始徵召,若是不夠,再從遠一些的州郡徵召。
為了保證修城牆的人不斷,丞相府需要統籌好各州郡百姓服徭役的時間。
永昭帝道:「安州是邊郡,時有胡人流竄,所有服役的百姓都由當地郡兵護送,以保證安全,除此之外,路上的一切花費由官府負責。」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百姓的安全,也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因為以往都是百姓自費去服徭役,若是去晚了還會有懲罰。
丞相領命:「諾。」
永昭帝看向大司農:「國庫的錢財可夠用?」
大司農道:「托皇上的福,這些年風調雨順,無災無難,國庫充盈,修建城牆綽綽有餘。」
永昭帝面帶憂愁:「這次足夠,下次可就不一定了。這些年大康風調雨順,難保接下來不會鬧災,若是發生一次旱災或者洪災,國庫的錢財或許就不夠用了。」
這話若是別人說,難免會被人指責,可這話是永昭帝說出來的,眾人只能稱讚一句未雨綢繆。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都聽出了永昭帝話裡有話,但只當做不知。
「皇上洪福齊天,上天定能保佑大康風調雨順。」
他們只能這樣說,總不能還沒發生災害就詛咒大康接下來一定有災害吧。
大司農道:「請皇上寬心,再有幾個月,今年的夏稅便要收上來,必然不會讓國庫空虛。」
永昭帝等的就是這句話,道:「十郎前幾日給朕上了份奏書,提到高平如今推行的新商稅頗見成效,趁著這次朝會,大家正好議一議,看看這新商稅能不能在大康推行。」
說完,永昭帝便給黃顯使個眼色,把御案上的奏書遞給眾人傳閱。
許峻齊聽到永昭帝的話便知道奏書上寫得什麼,只是讓他意外的是竟然是雲煦澤主動給永昭帝上奏。
謹王是嫌自己最近風頭太盛,想吸引一波仇恨嗎?
知子莫若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