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小島在朝堂諸公心裡一直是雞肋版的存在,但謹王為朝廷開疆擴土是事實,永昭帝在朝堂上提起此事,說著是為南夷島的三個郡起名,實際上卻是讓朝臣思考該如何賞賜謹王。
若是新商稅之前,眾大臣很樂意順水推舟,幫謹王謀些好處,以便交好謹王,但謹王才在他們身上吸了一波血,他們總不能在挨了一巴掌後再把另一邊臉送過去。
這些世家子弟可是憋著勁要給謹王一個教訓呢。
在眾人商議完三個郡的名字後,便有人出列道:「皇上,南夷島臨近高平,理應歸屬陵州,雖有三個郡大小,但島上都是土著,恐怕還不如一郡人口多,依下官看,任命一位郡守管理即可,等南夷島逐漸繁榮後,再任命其他郡守也不遲。」
聽到這話,其他人的目光頓時變得意味深長。
這話的重點是任命幾位郡守嗎?
很顯然不是。
此人的目的是把南夷島劃分到陵州治下,如此一來便是和高平郡平級,雲煦澤便沒有資格管理南夷島。
此乃釜底抽薪之計。
許峻齊暗暗嘆氣,看來那些世家真是恨極了謹王,一開始就不懷好意。
永昭帝並未表態,只是看向其他人:「眾卿覺得如何?」
此言一出,即可有人出言附和:「微臣覺得此言有理,南夷島地廣人稀,不能和大康的三個郡相提並論,而且南夷島對朝廷來說還很陌生,勢必要派人探查南夷島。」
「若是一同任命三位郡守,若是到時候發生分歧,該聽誰的?還不如只任命一位郡守。」
接下來紛紛有人開口,他們句句沒提雲煦澤,但句句都在落井下石,他們雖未提前商量,但默契地阻止雲煦澤得到南夷島。
從今日之事便可看出,朝堂上的八成世家都對謹王沒好感,剩下的兩成雖說不討厭謹王,但也對他沒好感,不可能為了謹王和那些世家作對。
永昭帝看著那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看似為朝廷著想,心裡想得卻是徇私仇。
又想到昨日雲煦澤送來的奏書,上面隻字未提平定南夷島的過程,連陵越人臣服的事也一筆帶過,反而大量篇幅寫他打算如何治理南夷島。
永昭帝從那些文字中看出雲煦澤的小心翼翼和擔憂。
他在擔憂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南夷島最後和他毫無關係。
也在擔心他的阿爺會為了平衡世家犧牲他的利益。
永昭帝聽著那些人的話,面上毫無變化,心裡卻湧起一股怒火。
早在雲煦澤獻瓊漿玉液時,永昭帝就從李浩成口中得知他在謀劃南夷島,用了多半年才拿下南夷島,這其中費了多少心思外人不得而知。
這群人只想動動嘴皮子便要拿走屬於十郎的南夷島,真當他這個阿爺是擺設不成?
永昭帝沉著氣,正要呵斥眾人時,許長珩出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