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司還在繼續組建中。
......
洛京
永昭帝收到了雲煦澤關於出海的奏書,除了請永昭帝下令鼓勵出海外,還想要幾個精通語言的官員。
永昭帝見雲煦澤悶聲幹了大事,含笑道:「十郎倒是嘴嚴,通了這麼多次信,都沒和朕說派人出海的事,竟然還帶回來了幾個異邦人。」
黃顯道:「謹王殿下想來是怕皇上失望。」
「十郎一心為大康著想,朕豈會失望。十郎說得對,既然海外有其他國家,朕便應該鼓勵百姓出海,讓那些海外國家知道大康有多強盛。」
永昭帝身為皇帝,他在意的並不是海外貿易能賺多少銀子,他更在意對海外國家的震懾,讓他們知道大康的強盛。
心裡有了想法後,永昭帝便在次日召集三公九卿議事,議的正是出海之事。
至於雲煦澤想要精通語言的官員,不過是個小事,永昭帝當即就准了,讓黃顯去安排。
三公九卿齊聚興德宮,得知又是因為雲煦澤上奏,心裡情緒不一,面上卻是沒有顯露半分。
丞相何維良率先出列道:「出海一事有助於了解海外國家,也能讓那些小國知道大康的強盛,一舉數得,確實值得鼓勵。」
既然雲煦澤已經證明海外確實有國家存在,那這群朝堂諸公便看得出來出海的可行性,他們並非故步自封之人,何況出海的船隊到時候也有他們家族一份,這種所有人都受益的事,自然不會反對。
許長珩也出聲道:「何相所言極是,出海不僅值得鼓勵,若是有百姓能從和那些海外國家的交易中得到對大康有助之物,朝廷要下令大加讚賞。」
如此一來,更能鼓勵百姓出海的積極性。
其他官員紛紛出聲道:「臣等附議。」
永昭帝道:「既然眾卿覺得可行,那便由丞相府下令,將此消息傳遍各州郡,只要有人願意出海,皆可從南夷島出海。」
停頓了下,永昭帝道:「縱觀十郎就藩以來,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十郎能有如此成長,朕心甚慰。說來慚愧,朕竟是一時想不起十郎的相貌,朕有意在萬壽節召回十郎,也好看看十郎現在是何模樣。」
雲煦澤雖然早就知道永昭帝要召他回京,但直到現在,永昭帝才把這個消息透露出來。
何維良等人被打個措手不及。
永昭帝一副心有愧疚,只是想見見兒子的樣子,他們一時找不到藉口反駁。
還是何維良出聲道:「大康祖訓,藩王不得隨意離開封地,除去大婚外,如無必要,藩王不得回京。皇上這時召謹王回京,恐怕有違祖訓?」
永昭帝笑道:「何卿莫要太緊張,有此祖訓是因為當時藩王勢大,但此時藩王不過擁有一郡之地,已無力威脅朝廷。朕只是想見見十郎罷了,何卿莫不是懷疑十郎會在洛京行謀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