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陵州有百萬陵越人,不用擔心兵源的問題,而且陵州人只需要訓練一段時間就能成兵力,比偷偷招募大康百姓要划算很多。
正是因為如此,吳王才會派人去陵州抓陵越人青壯。
本來這事進行得很順利,那些陵越人雖然桀驁不馴,但頭腦簡單,只要讓他們吃飽飯,就會變得很聽話,確實是很好的兵源。
但這一切都在雲煦澤就藩高平後被破壞。
雲煦澤把陵越人遷往南夷島,導致吳王府抓陵越人的事受挫,後來又被人查到一些蛛絲馬跡,吳王謹慎慣了,直接斷了和陵州的聯繫,藉此來明哲保身。
本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了,但直到今日,吳王才知道永昭帝怕是早就查到他身上了,只是沒聲張。
怪不得他覺得永昭帝對他冷淡了很多,他之前還以為是雲煦澤分潤了永昭帝的寵愛,現在看來是永昭帝對他失望了。
吳王苦澀地笑笑,道:「幾位先生覺得父皇突然對城外私兵出手,意欲何為?」
幾個幕僚對視一眼:「私兵全軍覆沒,沒留活口,說明皇上沒想追究王爺,或許只是想藉此敲打王爺。」
吳王垂眸:「本王聽說十郎已經從高平出來,相信不日就會到達洛京。父皇明明早就知道本王養私兵,卻選擇在此時出手,莫不是想替十郎掃清障礙?」
幕僚謹慎地開口:「或許有這種可能。」
吳王臉色很不好看:「父皇還真是看重十郎,他還沒到洛京呢,就急著幫他掃清障礙,用這種方式告訴本王無緣儲君之位,父皇還真是殘忍啊。」
吳王越說越覺得不甘:「本王養私兵是犯了大忌,可本王從無謀反之心,父皇明知道這一點,還是把私兵都滅了,不給本王一點機會。」
永昭帝是盛世明君,吳王跟在永昭帝身邊,太清楚永昭帝的能耐,他心裡一點謀反的心思都不敢有。
他會養私兵,只是未雨綢繆,想著萬一哪一日永昭帝突然駕崩,他手里有兵也能更快控制局勢,免得被人牽著鼻子走。
吳王雖然總是結交大臣,但他時刻謹守本分,從不和掌握兵權的大臣來往。
也正是如此,他在軍中沒有一點人脈,只能自己養私兵來增加安全感。
同樣都是兒子,為什麼待遇差距這麼大?
吳王很不甘心!
幕僚道:「王爺,現在說這些沒有意義,皇上已經出手警告您,您就得有所動作。」
吳王看向他們:「本王要做什麼?」
幕僚一字一句道:「自請就藩!」
「不可能!」
吳王毫不猶豫地否認:「父皇還沒立儲,本王不甘心就這麼放棄。」
幕僚苦口婆心地勸道:「王爺,若是沒有謹王,皇上可能還會原諒您養私兵一事,如今謹王如日中天,滿朝文武都默認他的地位,就連最開始反對的丞相都沒再說什麼,謹王的地位已經是板上釘釘,您這時候不去就藩,等謹王登基,他怕是不會放您離開。」
吳王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