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吧。」
曾經親密和諧的父子,如今卻變得無法可說。
「兒告退。」
吳王轉身離開偏殿,卻在將要踏出門檻時,還是不甘心地問了句:「父皇,能告訴兒輸在哪裡嗎?」
他從不認為是因為雲煦澤能力強,大康並不缺能力強的臣子,儲君的標準和能力沒有必然聯繫。
永昭帝並未看他,只是道:「你從小就心思深,看似平易近人,實則並不相信任何人。這樣其實也沒有什麼,君王本就是孤家寡人,疑心病重些也無妨。」
「但君王是一國之君,要擔負起大康各州郡百姓的未來,而你,心中沒有百姓。」
「五郎,你從沒把朕的教導放在心裡。」
百姓是國之根本!
這句話他對吳王三人都說過,但沒有一個人放在心裡,他們三人高高在上慣了,眼裡只有世家各族,沒有人在意百姓。
吳王心裡一顫。
突然想起百姓對雲煦澤的評價。
愛民如子!
「兒明白了。」
原來很早以前他就輸了,從雲煦澤傳出仁愛的名聲時,他們就已經輸了。
等吳王離開,永昭帝才抬眸看向門口,眼中帶著感傷。
「吩咐太府寺,為五郎選個得力的王府長史。」
黃顯恭聲應下:「諾。」
以往藩王就藩,王府長史都是由永昭帝親自挑選,這次卻交給太府寺。
有些事變了就是變了,很難再挽回。
隨著吳王離開皇宮,吳王自請就藩的消息就傳開了,這一次是吳王主動散播的消息。
不為別的,只是想看看魯王兩人的動作。
畢竟一直以來,吳王對儲君之位都更熱衷一些,但他也是第一個出局的。
作為老對手,他很想知道魯王和梁王的反應。
但讓吳王失望的是,魯王府和梁王府一點異常都沒有。
魯王新得了一個嫡子,府里的熱鬧勁兒到現在還沒散。
梁王府就更無心關心其他事。
因為成親十餘年的梁王夫婦終於要有孩子了。
得數名太醫診斷後,都確認梁王妃懷有身孕。
梁王差點喜極而泣,天知道他這兩年過得有多難,他終於要有嫡子了。
興奮的梁王正在張羅給梁王妃補身體。
至於吳王要就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