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也就老老實實坐著喝茶、吃菜,再與眾人說上幾句,十分老實。周圍人對她也有點好奇。這裡如今能上桌的都是不錯的官員,所謂不錯,是學問不錯、出身尚可、能力不錯、風骨也有。與祝纓以前打交道最多的小官小吏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祝纓在京城的傳聞也有一點點,如今說得最多的就是「大理寺大管事」,沒跟她打過交道的人說起這個稱呼就透著點戲謔的意思,總有點與藍興、羅元相類。不能說沒有本事,還得說骨頭有點軟。
真人到了跟前一看,是個坦然有禮的樣子,不太像「小人」,當不是蠱惑了王大人的馬屁精。
一看之下,大家也就不甚在意了。繼續跟熟人說笑。即使是王雲鶴的學生,此時也很有一點彈冠相慶的味道。並不是人人都心存畏懼的。
祝纓也不用他們在意,慢慢地混在這裡吃了一席。
此時她又有了一點那年端午在鄭熹家的感覺,但她不說出來。
暖宅之後,王雲鶴也忙著跟朝政較勁沒功夫,祝纓自己也有許多事要做,兩下接觸竟然少了許多。而新的京兆至今還沒有出現。
到得八月,鄭熹與岳家的親事正式訂了下來!
婚期定在了十月。這樣新婦還有時間熟悉一下新家,方便新年的時候走動。
祝纓一得到消息,便將早已準備好的賀禮送到了鄭熹手上。三間鋪子,在她手上多呆了一個多月沒來得及給,這可不好!
她把房契送到鄭熹家的時候,鄭熹看起來心情還不錯,笑問:「這是什麼?」
「府上添人口,不得多些產業麼?」祝纓說。
鄭熹打開一看,道:「我說你整天都在忙什麼呢!將手上的事做好才是真的。這些事兒不是你現在最該乾的。」
「正事沒耽誤呢。」
鄭熹不過一提,說完也就過去了,轉而開起玩笑,道:「你現在就把這個拿來了,等到正日子那天,我看你拿什麼來充門面?」他也知道祝纓沒多少產業。
祝纓道:「到時候呢,我就以大理寺的名義再送一份兒。」
「噗!」鄭熹笑了,「淘氣!」然後很正式地對祝纓說:「你也該好好經營經營家業啦。」
祝纓道:「我今年又添了二十畝田。」
鄭熹搖搖頭:「多一點也無妨了。」
「是。」
又問鄭熹正日子是什麼時候,得到了確切的日子之後,祝纓問:「要我做什麼麼?」
鄭熹道:「到時候穿戴整齊,過來喝……不要喝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