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丞打了個寒顫,將身子伏得更低:「大人說的是。」
「你去準備一下吧。」
「是。」
……——
打發走了縣丞,祝纓命小吳去把趙翁請來,不要驚動別人。
小吳拿了祝纓的名帖去登門,這樣既顯鄭重,也不會因為方言不好產生誤會。
趙翁是第一個接了祝纓帖子的鄉紳,心裡有點激動又有點忐忑,穿戴整齊,與小吳兩個夾雜不清地比劃了一陣兒,也沒能從小吳這裡套出話來,只得坐上匹馬,到縣衙來拜會縣令。
祝纓在小花廳里見了趙翁,她親自站在台階上等著,趙翁緊趕幾步上前拜見。祝纓攙住了他的胳膊:「趙翁是有年紀的人,不必多禮。」
賓主二人進了小花廳,趙翁將這小花廳打量了一下。見這裡面委實儉樸,儘是些竹製的家具,也沒擺什麼名貴的器物。只有幾盆還未開敗的鮮花看著很可人。
上了茶,祝纓道:「趙翁在城裡住得可還習慣?」
「還好還好,鄉間野景見得雖少了些,左鄰右舍倒是都能聊得動,只是喧鬧了些。」
祝纓道:「熱鬧些好。以後還有更熱鬧的,不在縣城你就看不到啦。」
「那老朽就靜等著啦。」趙翁也笑著說,「不知大人喚老朽來,有何吩咐?」
「吩咐談不上,正有一事請教。」
「不敢,不敢。大人有事只管問。」
「唔,尋到白雉的趙蘇,趙翁知道麼?我知道你們不是同族,但同縣同姓,我看他也是個士紳之家的模樣。你們有交往嗎?」
趙翁忙說:「那個後生,老朽倒是知道的。他的祖父還差點與老朽家連宗呢!後來沒成。他家偏僻些,他的父親為了家裡莊子上平安,竟娶了獠人洞主的妹子,生的兒子就是他了。那孩子性子有些古怪。」
祝纓慢慢點頭,又問了一些趙蘇家的情況,道:「原來如此。」
她問完了趙翁,又讓人拿出一些從京城帶來的一對瓶子送給趙翁。趙翁連說不敢,祝纓道:「我又不愛這些個,放我這兒也是生灰。」
趙翁抱著裝瓶子的匣子,有點擔心地說:「大人,您年少有為,福祿縣這一年在您的治下風調雨順,還請……不要去動獠人吶!至少不是現在,那……」
祝纓道:「我自有安排。殷鑑不遠,何必自尋煩惱。」
趙翁深吸了一口氣,道:「那便好,那便好,大人最是說話算數的人。」
祝纓道:「那是自然。今天咱們說的話,還請趙翁不要再對第三個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