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此時的念頭並不在常寡婦身上,她想的是蘇鳴鸞。
蘇鳴鸞是她父親屬意的接班人,但是一個女孩子想要掌家實在太難了,她還有四個哥哥!祝纓為阿蘇洞主出的那個稱臣以求朝廷敕封來為蘇鳴鸞背書的主意,並不全是為了自己的政績,更是為了蘇鳴鸞能夠有個名頭。
而朝廷雖然會因為「蠻夷」的出身,對瑛族的「禮法」要求不那麼嚴格,祝纓還是打算給朝廷準備一個說法。
她仔細回憶了一下之前歷次給朝廷上書的內容,原始的內容是都是趙蘇所寫,確實沒有提到遠古的傳說來歷。
這就可以做文章了。
蘇鳴鸞寫得很快,第二天就交了作業,此時趙蘇還在琢磨一篇優美的賦。
蘇鳴鸞的書法還是不怎麼樣,跟祝纓自己考明科法之前差不多,故事倒是寫得很流暢,仿佛是一首歌詞一樣。上面寫了奇霞族——現在是瑛族——的祖先,從葫蘆里出來的。
有大洪水,一隻葫蘆在水裡飄來飄去,有一天,水落了,葫蘆被留到了岸上,被太陽照射著忽然炸開了,從裡面出現了一男一女,這就是瑛族的祖先了。
這一男一女成婚,一共生了七個兒子,七個兒子各自成家,繁衍出了七個家族,阿蘇家就是其中一支。後來,兄弟之間出現了戰爭,有三支消失了,現在只剩下四支。
祝纓皺著鼻子看到最後,說:「你就寫的這個?」
蘇鳴鸞問道:「哪裡不好嗎?」
祝纓道:「為什麼是七個兒子?為什麼不是七個孩子繁衍出來的七支?」
蘇鳴鸞道:「傳說的就是……是……」
她驚訝地看向祝纓的眼睛,祝纓道:「看我幹嘛?!給我編去!編完了去寨子裡慢慢改,把這詞兒都改了,過個三、五年,他們也分不清是哪個對哪個了。你的歌詞留下來,就是阿蘇家的史,就是奇霞的史,就是你瑛族的史詩。你的族人覺得你當家是對的、他們接受你、認為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我寫的奏本上為你請敕封,兩下合上了,不就行了?」
蘇鳴鸞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阿叔?!!!這樣改,可行的,是吧?」
祝纓奇怪地說:「你為什麼不說,這麼『還原』是可行的呢?既然能夠將七個兒子改為七個孩子,為什麼不能是有人將七個孩子唱錯了,唱成了七個兒子的?筆在你的手裡!瑛族由兒子繁衍,要你何用?!你身上沒流你阿爸的血嗎?」
她抄起筆來,寫了個「桔」字,說:「咱們打個賭吧,看這個字能不能傳播開來。」
蘇鳴鸞道:「我才不賭呢,我這就回去寫去。嘻嘻。」
祝纓「嘖嘖」了兩聲,道:「小傻子。」
蘇鳴鸞聽了這一聲反而不走了,就在籤押房裡坐下了:「我就在這裡寫,寫完了阿叔看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