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他不自稱是祝纓的叔了。
如果是在大理寺,祝纓問他心裡有沒有數的時候,他會說:「小東西,怎麼跟長輩說話呢?」又或者「孽子啊!」之類,然後又笑嘻嘻地說:「我沒數,你有數就行了!」
親近仍是親近的,卻不似當年了。
祝纓看著父母由喜悅轉得沉悶,情緒沒有太多起伏,只是提醒自己,以後得擺正位置,更加謹慎地把這位主官糊弄好了才行。
第178章 安排
張仙姑與祝大滿心歡喜的盼著冷雲赴任,祝纓在福祿縣裡混得風生水起,兩人心裡卻總有點兒隱蔽的擔憂。
祝纓向來更愛籌劃「將來」,張仙姑與祝大則恰恰相反,他們對未來更多的是「幻想」,蓋因他們的大計劃總是很難實現、老是出紕漏,便只好依靠「過去」的經驗。
二人的人生中大部分的歲月是與朱家村的村民打交道,被人排擠的滋味他們從頭嘗到尾。魯刺史不帶祝纓玩兒了,他們罵魯刺史之餘,總是想讓女兒有個同夥才能覺得膽氣壯。
他們真心盼著冷雲來,張仙姑準備了不少禮物,用不工整的字寫了一張紙,還拉著花姐商量了好一陣兒,又埋怨祝纓:「走得也太急了,還空著手去,她小時候怪會來事兒的,怎麼越大反而越回去了?」
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之後,張仙姑興味索然,將單子往一邊一扔,賭氣說:「不弄了!頂天了跟魯大人那時候一樣。」祝纓帶回來的冷雲的禮物她也沒心情看了。如果冷雲還跟以前似的,給不給她東西張仙姑都不大在乎。現在更加疏遠了,給東西她也不覺得歡喜。
花姐將東西收好,取了其中幾件新花式的料子、佩飾之類好給祝纓穿戴,再來勸解。
張仙姑聽花姐說了「他確實是上官,初來乍到想幹事,總有自己的想法」之類的話,道:「胳膊哪能擰得過大腿呢?他還沒為難老三呢,幫是人情、不幫是公道。是咱們自己想多了。」
她從此不再評論冷雲,不過又將那張單子拿給花姐讓她幫著把把關:「給上司的禮還是得送。就是魯刺史,哪年不得送出一份兒的?他變了心,咱們更得小心伺候著了,他哪是咱們能得罪得起的呢?」
祝大也開始啞火,春耕還沒有完全結束,不少人還在忙著,縣城不如以往熱鬧,逛街怪沒意思的。他便與侯五一處喝點小酒,互相吹吹牛。
兩人鬱悶了一陣兒,循著生活的習慣又接受了這個現實——冷少卿成了冷刺史,以後就是正經上司了,得跟鄭大人一樣的供奉著。
祝纓知道他們的變化,見他們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也不對他們多「開導」,事實擺在那裡沒什麼好開導的。一家三口都默默地承受著變化,不同的是祝纓沒那麼多的感慨。
花姐與張仙姑敲定了最後的清單,拿過來給祝纓看:「乾娘與我擬了張給冷大人的禮物單子,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要添補的?」
祝纓掃了一眼,道:「還行。」上面不但有常送的錢帛之類,還有數簍大橘。祝纓出了眾重金懸賞,自然有人拿更好的橘樹出來領賞。這是祝家自己留的好橘子,品相好、味道甜,難得是能保存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