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好。」
回到家裡,家中正在收拾禮物,乃是一些人白天過來遞了帖子,又送禮物。金大娘子等人都來過了,又有溫岳的妻子等人,都同張仙姑重續了友誼。溫家又將這幾年的帳目拿了過來,米糧兌了鋪子裡的券。
祝纓道:「你們看就行。」
換了衣服到前面的書房,侯五進來了:「大人,我探聽到了。」
「怎麼說?」
「說是吵了一架,那九娘將江娘子的院子拿去使,呃,給些好清淨的客人帶著粉頭住。就,有人好這個在寺觀里尋歡,覺著比在花街更有味道。」
祝纓吸了口涼氣,小江能忍住不發作,養氣功夫見長啊!
侯五道:「九娘那兒也說冤呢,她是官妓,要往京兆府繳錢的,可不得變著法子的弄錢麼?有人好這個,她就弄這個,錢也多,江娘子租金也多。不過好好的院子弄來幹這個,難怪江娘子生氣。」
「知道了。別說出去。」
「是。」
祝纓想了一下,明天還有一天,後天就是休沐日了,清早到鄭侯府上看看甘大,商量一下曹昌的事兒,不能總這麼不上不下的。學校也放假,可以約見趙蘇,再請一請左丞等人。
她也不吱聲,也不再去問小江。到第二天還早早地去上朝,在朝上,皇帝就頒布了旨意——敕封蘇鳴鸞。
旨意入耳,人們各有不同的心思,卻都齊聲稱頌:「陛下仁德,海內歸心、四夷咸服。」
祝纓也跟著一起念著標準的賀詞,這種敕封並不是必需在朝會上公面的,皇帝這麼幹是因為什麼她也有點數。她捧著旨意,心道:反正這事兒成了。
然後去戶部跟冼敬掰扯宿麥的事兒。冼敬還有新的問題,比如:南方各州的宿麥種植之事。
冼敬不能將各地的情況盡知,只能依據各地報上來的數目來粗估一下。他是任過地方的,知道地方上許多數字是有水分的,而各地的情況也不太一樣,有的地方兼併嚴重,有的地方小農分散。不過那是具體執行要遇到的問題,他想同祝纓商量一下,就手上現有的數字來看,以祝纓種麥的經驗,戶部想要推廣這個事兒,得準備多少麥種,又得有哪些其他的準備。不能真的就靠祝纓這兒的麥種一點一點種出來供應南方推廣吧?
祝纓也將自己的經驗合盤托出。
冼敬越說越興奮:「照這麼說,只要一個中等的縣令,不要他像你這樣,但凡像冷雲那樣的,底下有人能做事,有個五年也能見著效果了?」
祝纓道:「不可能一蹴而就,積肥也是一條,由南往北氣候不同,時令也不同,都得慢慢的試。依我看,他們五年未必能幹得成呢。不過看著鄰近的田地都有收成,人心都是活的。你可別太著急啊。」
「知道知道。」冼敬輕嘆一聲。他又低頭看著輿圖,思忖著是不是再向老師進言,再找幾個精幹的地方官,在其他地方也開始試種宿麥。但是這個數目也得拿捏得準確一點,如果太多,會給一種朝廷馬上就要推廣的錯覺,一旦有急功近利者會錯意盲目下令種植,種不好就要讓百姓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