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深以為憾,卻又說:「明年再看,明年更好!」
祝纓將唐師傅制的那些紅糖塊拿出來,給錘子、石頭各分了些,又給杜大姐、丁貴他們分著吃。告訴他們:「到明年咱們就能吃上好霜糖啦。」
張仙姑道:「那可貴呢!」祝纓以前給她們買的飴糖之類更多,祝家後來能夠多弄到糖霜的時候,杜大姐甚至不知道怎麼用它做菜。雖然現在也能吃得起了,張仙姑還得覺得它貴。
祝纓笑而不答,她要將糖價給拉下來!不能說多便宜,至少分個幾等,最便宜的那些能多產一些,讓沒錢的人能用更低的價格吃到一點。糖和橘子,在她這兒是不一樣的,橘子可以賣高價,糖,她要做到量大價低。
糖霜和大塊的白糖,主要是顏色,這兩天看著唐師傅的手法之後,她就覺得自己閒著無聊做點紅糖塊就得了。大規模的製糖得熟練師傅,她沒那麼個功夫練這一手。不過她有別的辦法,像榨汁,光用人力也太費力了。多弄一道絞盤,用畜力就會快很多,如果條件允許,在河上用水力帶動效率就更高了!到時候只怕製糖的師傅人手不夠還得另招。
新年過後,她就想要將全府會製糖的人都招過來,一塊兒跟唐師傅學一學。唐師傅不肯教,她就自己個兒摸索著傳授一下。這個事兒跟賣橘子似的,單憑哪一家不行,還得官府以政令來推行。
先是官府本錢弄一大坊,將局面打開,後續才能有人跟進。不過這個東西是實物,有「與民爭利」之嫌,中間得過一道手,或者再找一個什麼名目才好。
過手,就是找個管事的代理,這樣無疑就是自己扶植一個商人,似乎不妥。要不就以官府「徵發」的名義?
這樣,即便更好的製糖的法子沒摸索出來,有這樣的規模,造價也能被壓下來,光憑現在的工藝,她也能將南府的糖鋪出去!
祝纓耳朵里聽著張仙姑和祝大拌嘴,心裡想著自己的計劃。她覺得十分可行!
拜年的間隙里,祝纓摸出一包張仙姑說的很貴的霜糖,到廚房裡找了口小鍋,將它給融了,倒到一隻竹杯里,等它凝固之後,再起出來,見它果然也如紅糖一樣遇到什麼模子就成什麼形狀。
祝纓大喜!正要尋個木頭自己再雕點印模出來,能成方的圓的就能成花的,她知道怎麼樣將南府糖的招牌打出去了!
杜大姐又跑了過來:「大人,快,李司法來拜年了。老封君到處找您呢,叫她老人家知道您在廚房裡,又要念叨啦。」
祝纓道:「他?我正要找他呢!」
…………
也是合該李司法倒霉,過年給上司拜年不是應該的麼?過去的一年裡,南府遭遇了許多事情,從章司馬往下,無論官吏,大家多少沾點兒錯。然而最後的考評都沒有下等,最差也是個中下,這是知府大人放了大家一馬啊!
李司法顛顛兒地備好了禮物,到上司家裡拜年來了。
賓主坐定,李司法看祝纓心情不錯的樣子,說了一堆的吉祥話,又表忠心:「今年下官必定鞠躬盡瘁、水火不避!」
祝纓道:「那倒不用。不過有件事兒正好要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