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道:「我……跟大人姓。還、還有石頭,我們倆一塊兒吧,我們說好了的。」
顧同也不覺得有問題,僕人隨主人的姓也比較常見,且顯親近。從小養大的,還真頂用。
祝纓道:「你不記得自己的姓氏了?」
錘子搖了搖頭,實是沒什麼記憶的。祝纓道:「好吧。」
她也曾動念將錘子養作弟子,取個名字還由她家裡養著,也不算突兀。她想了一下,道:「石頭還是取個筆劃簡單的名字為好。」
她將兩人的名字保留一點以前的痕跡,石頭就叫祝石,這個諧音十分吉利。錘子的名字,如果叫個「煉」筆畫又多了一點,祝纓看了看兩人,心道:反正錘子學習好,筆劃就多一點也無妨。
「百鍊成鋼。」祝纓對錘子說,「你年紀雖小,已經吃了許多苦,那就不要白費了這許多苦頭。」
她寫下了二人的名字,一人一張紙,讓他們記下。石頭識字慢,石字他認識,高興地接著了。錘子將紙很認真地看了看,鄭重地拿著,用力點了點頭。
祝纓摸摸他們的頭,說:「這下可以放心了嗎?」
錘子笑笑,祝纓彎出小指,跟他拉勾:「吶,你們兩個好好地用功,好好地住在家裡。」
錘子大大地放心了,伸出了小指頭勾住了她的手指,石頭也忙伸勾出個小指頭:「還有我。」
三人拉了勾,仿佛有了一個共同的秘密一樣,祝纓道:「去背書吧。」她這麼大的時候,最想的就是能夠讀個書,理所當然,就讓錘子念書。石頭,她承認有點兒放鷹。錘子已經將識字歌都背全了,現在是將字給記牢。
然後祝纓打算拿史書給他開蒙,而不是常說的五經。她也不打算照著史書的順序講下去,而是從其中抽取幾段,幾個故事,讓錘子從中學道理,故事也好記。配著些算學等知識,六藝也學一些,學上幾年,再讓他去讀那些個經籍。
對蘇喆,她也打算這麼教,第一篇她已經選好了《陳涉世家》。都給教成了守朝廷禮法的人,還有她什麼事兒?落她手裡,就得先學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等蘇喆從山上回來,這兩個小傢伙就是同門了!輩份麼,各論各的。
錘子高高興興地拉著石頭走了,顧同道:「這小子好運氣,倒投了老師的緣。」
祝纓道:「他自己肯用功。倒是你,大半年過去了,各司你也都沾了一圈兒了,覺得自己行了嗎?」
「嘿嘿,學生麼,還是差了一點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