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鶴道:「不拘哪一府,我看都行。」
「好。」
兩人又將名單上的幾個人也都議過。北地旱災,兩人警醒,由此審核出一些問題、罷免了一些官員,這些空缺都要有人頂上。
姚臻出任吏部尚書之後的一件大事,就是挑選官員填補空缺。姚臻新任,又趕上年末的大考核,忙得焦頭爛額。丞相們不免要將知府及以上的官員的任免接過來,為這個新人分憂。
前幾日姚臻提到了還有章炯這樣一個「年富力強」的人,資歷也夠,歷年的考評也好。親自考查之後,王雲鶴決定今天同意。順手還詢問了章炯對祁泰的看法,因為祝纓特別要求,如果她調任需要帶走祁泰和幾個京城帶出來的衙役。
兩人將名單敲定,知會姚臻之後,再一同奏報給皇帝。
從梧州拿走一個用得順手的別駕,政事堂也就痛快地同意了祝纓所舉薦的趙振等人。因祝纓曾帶四人進京,王雲鶴見過四人,吏部很快發文往梧州,給了這四人官身,乃是各「諸侯」討價還價里,最早被兌現的一批條件。
驛路快馬在寒風中自京城一路南下,文書到達梧州時正值新年。
……——
今年章別駕不在,祝纓坐鎮刺史府。
這個新年的氣氛還算不錯,朝廷要多徵稅,祝纓先出了告示,將情由與本地百姓說明,又下令除此之外,本州不再加稅,然後再開始收取。
稅多收了些,但因梧州近來糖坊等的收益以及宿麥的種植,百姓生活尚可,除了偶爾幾個管不住嘴的說兩句,並無更多的不滿。
祝纓打算燈節的時候讓州里好好熱鬧熱鬧,同時也在琢磨鹽的事情。她早有心降低梧州的鹽價,只是一直騰不出手來。
鹽鐵官賣,比糖更加不可或缺,利潤豐厚,一個不慎百姓不能獲益,卻餵肥了蠹蟲。若能有一個合適的法子將鹽價一降,也能緩解一下百姓因加稅而帶來的不便。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應該能辦成,也算她離開之前給梧州留的一點福利。
她取出信箋,準備給幾個刺史寫信,詢問一下情況。他們的轄區內有鹽場,很巧的是,他們都從她這裡拿過麥種。
信才寫了一半,小柳就來報:「大人,京城有公文!」
小柳的臉上帶著一點奇怪的神情,按時間推算此時正是閒的時候,除非大事,否則誰也不會想在這前後辦公。
祝纓道:「拿來我看!」
祝煉接過了公文,捧到案頭,祝纓拆了公文一看,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來——王相公真是公道,趙振等人的告身下來了。
此事稍有一點驚喜,幾個都是實職,過完年就要赴任的那一種。
祝纓道:「來人在哪裡?快,請來一見。小柳,把趙振他們四個叫來!」
小柳道:「荊郎君他們在城內還好,趙郎君可是回家過年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