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臣們都站不住了,一齊跪倒:「臣等有罪。」
鄭熹道:「豈是陛下之過?皆是臣等不能調和陰陽,以致上天示警。」
祝纓心裡咯噔一聲。
鄭熹才幹了幾天丞相啊?調和陰陽?這是逼著王雲鶴走?不走就坐實了戀棧權位……
祝纓深吸了一口氣,正要起身說話,動作到一半,一旁魯太常迅捷地拉住了她,低低嘶語:「別作死。」
一個聲音從後面冒了出來:「與丞相何干?」
余清泉!
余清泉侃侃而談:「世有陰陽,有四季、有日夜,這些都是自然之理。沒有總是白天不過黑夜、都是春天沒有冬天的。先帝承了秋日的收穫,而您不過是遇到了寒冬,這與德行有什麼關係?
天道有常。熬過寒冬、國祚綿延,就是您的大功德,先帝、太-祖太宗又能說您什麼呢?」
第353章 爭鬥
魯太常的心弦繃得緊緊的,直到感覺到了祝纓的胳膊卸了勁,他才鬆了手。再看祝纓臉上,又是一片平靜了。
魯太常心中有疑惑,祝纓與鄭、王二人看起來關係都不錯,他吃不准祝纓剛才是在打算幫著鄭熹落井下石還是為王雲鶴力挽狂瀾。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看祝纓現在的樣子,仿佛是對余清泉出場表示放心?那是偏向王那?接下來?魯太常猶豫要不要與祝纓略談一談,最後談一次,聽勸就聽,不聽就罷。兩人的情份還值得這麼一次。
祝纓也知道自己剛才有點衝動了,之前她已經忍了些時日了,沒想到鄭熹會親自出面。
陰陽失調,就是宰相失職,往前倒數幾百年,必得免一個丞相應付上天。此事就不能往深里想,祝纓一面看著余清泉侃侃而談,一面想著自己接下來要怎麼做,並不像魯太常擔心的那樣不撞南牆不回頭。
她的身段一向靈活。
余清泉正經的讀書人出身,經史子集比大部分人都強,且條理清晰,硬生生將「失德」這件事給推卸掉了!什麼失德?沒有的,不存在的!別人也不能硬是跟他犟,說皇帝就是失德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這是在為王雲鶴說話,但是面上卻沒有人好反對。頂多背後再傳一些關於王雲鶴的流言罷了。
皇帝懨懨地說:「卿之言似有道理,我的運氣未免太差。」
余清泉道:「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陛下的功業這才剛剛開始。」
中間卡著一個皇帝,余清泉看著是給皇帝說話的,其他人頓時失了與他爭辯的立場,眼睜睜地看著余清泉把話給掰了回來。記住他的人不少,余清泉卻並不在意。
直到皇帝說:「罷了,散朝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