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蘇道:「確實,胡兵征戰慣了,行動迅捷。咱們這些官軍,守城現在是夠了,追擊,還差著些。青君麾下迅捷是夠了,可堪大用的數目又不夠,萬一中途有波折,損失不起。」
軍隊、尤其是重裝的騎兵必須得靠錢堆起來,沒錢是不行的,但是,光有錢也不夠,還得有時間,「堆」是一個過程。現在對祝纓等人來說,錢是夠了,「堆」還沒堆好。
追擊,就得派精銳,不一定能贏,折了還心疼。
祝青君麾下的人,數目也不多,最頂尖的那一批死一個少一個。其中又有祝青君個人的能力加持,實則不足以做一次摧枯拉朽的大反攻。深入太遠,補給也跟不上。
一旁聽著的陳放在祝纓下令的時候就開始起草文書了,趙蘇說完,他也寫完了。將草稿拎吹一吹,拎起來拿給祝纓過目。
祝纓道:「差不多了,給冷侯送去。你們兩個也不要鬆懈,接著打聽,無論他們的結果如何,接下來都有你們的差使要做。」
蘇喆很快收拾好心情,道:「是!那……如果是胡相與他們的太子贏了呢?」
祝纓道:「不要讓他們贏得太輕鬆。」
甥舅倆對望一眼:「是!」
祝纓又下令給葉將軍、溫岳等人,命他們加強戒備,同時,又催促著春耕。
荊綱道:「如今戰況未明,邊境春播之後若遇戰事,種子就浪費了。」
祝纓道:「不過損失些種子。萬一呢?這一年就白費了。干吧。」
「是。」
祝纓又喚來北地士子與項漁等人,對他們道:「著手統計物資,以備撫恤之用!」
包主簿的侄子聲音帶點猶豫地問道:「大人,現在仗還沒打完呢,該統計的是傷亡數吧?」
一旁項安代為回答了:「攏完了數,報給朝廷,等上頭扯皮完了再發下來,不定什麼時候了。人家家裡不定要受多少罪呢。」
祝纓道:「且也是為了北地而戰,死傷的也有北地的子弟。」
溫岳的新兵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磨練成熟、不斷減員。
祝纓道:「好了,都忙去吧。把駙馬請來。」
駱晟到了之後也不上躥下跳,但是對胡主還是很關心的,這事兒得讓他知道。接下來如果有議和,還得拉他上前去當個招牌哩。
駱晟獲悉胡相北遁之後,便開始做議和的準備了。他一面召回了通譯,一面收拾自己,又開始儘自己所能地猜一下皇帝想要提什麼樣的條件。
雖是信任祝纓與趙蘇,但也不能事事都等著別人遞到眼前。好歹表現一下自己是願意做事的。
與此同時,冷侯也接到祝纓的傳書。
他沒有馬上下令追擊,而是下了兩道命令,第一,派斥侯再去確認;第二,做出了一個與祝纓同樣的決定——戒備!
帳下的將校們有一半的人覺得不解:「君侯,咱們如何不追?!西路那個丫頭已是拔得頭籌,咱們不能比一個丫頭慢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