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萌不想與他客套,直白地道:「是。」他對後面做了個手勢,就有衙役先行出城,給沿途打好招呼——太子出行,怎麼可能不做準備呢?安全、補給都得有。
除非太子自己跑出去玩。
一行人出了城,先去倉儲。沿途先由陳萌給介紹京城的風物,太子笑道:「我以前也在京城居住許久,遷居宮中,這幾年倒看得少了。」
祝纓心道:你這是沒發現京城治安好了很多嗎?
仔細一想,京城治安好不好,與趙王世子有什麼關係?壞不到他的頭上的。
出了城,不遠就見田中已透出了點金黃色。他們先不作停留,中途休息一次,用些食水,是陳萌已經安排好了的。祝纓留意看了看柴令誠,見他一路神色好奇,很符合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的表現。
在中午前後,他們抵達了倉儲所在之地。朝廷的糧倉範圍極大,單個兒的「倉窖」也大得驚人。
太子等人都嘖嘖稱奇。
說來有趣,太子也會檢查東宮的寶庫,他檢視過自己的財貨珍寶,綢緞金銀,卻從不曾看一眼糧倉。
匆匆掃過一眼,卻又到了用飯的時候。太子說出門在外不講究,但是戶部與京兆卻還是與東宮一道給他準備了飲食。陳萌、祝纓陪同太子用飯,一邊吃,祝纓讓項樂一邊給他介紹一些情況。
太子聽項樂介紹有多少個倉、每個能有多少米、如何存儲、從何處轉運、如何保存等等,都是冼敬曾說過的,這一部分倒是沒有什麼不同。
真正的不同是在飯後。
祝纓帶他認真轉了倉房,從外面看,許多糧倉是完全一樣的,滿滿當當的。祝纓不客氣地讓他挨個兒轉,不騎馬,從最基礎的入倉開始。讓他親自走過一遍流程,太子也認真而在隨從的幫助下走了一遍。
然後問道:「所以,他們是怎麼偷梁換柱的?」
祝纓嘆了口氣,如果不上手,不管換了誰來教他,都是一樣的。但如果參與的時間太短,也是很難發現內情的。除非他能扎紮實實過來隱姓埋名當三個月的小官小吏,否則,全是隔靴搔癢。
「殿下只在這裡半日,如果在這裡一月、一年、三年、五年呢?」
「什麼意思?」
祝纓沒有回答他,反而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您看這一窖,大不大?」
如此龐然大物在眼前,太子也點頭:「極大。」
「不過五千石,齊王開府,一次撥給便不止此數。」祝纓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