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又問自己的妹夫:「你說是吧?」
郎錕鋙與他對望了一眼,道:「我們本來就是因為姥才有朝廷的敕封的。哪有不經過姥獨自與朝廷勾勾搭搭的道理?」
蘇鳴鸞輕笑道:「那也要勾搭得了呀!你當人家是靠山,人家當你是牛馬。」
路果、喜金本就是隨大溜,現又老病,只想問鹽場能否再多分一些鹽來賣。梧州這不是與山外交易得很火熱麼?
蘇喆笑道:「舅公,鹽場可沒出力呀,我們原是白拿,煮鹽的人也是姥弄來的,姥眼下還要用鹽與山外換口糧,咱們不好多要吧?」
這兩個老東西!梧州拿鹽、錢換糧,祝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們不是不知道,每月的集市可還沒停,梧州境內的消息也沒斷。倆人看著祝纓打仗把家打窮了,才沒有鬧著跟一把。不幫忙就算了——雖然也完全不想讓他們來拖後腿——竟還有占便宜的心思。
趙蘇撇撇嘴,十分遺憾路丹青好好一個年輕姑娘,竟有這樣一個爹!金羽看著也挺好,不像是個不講情義的人吶!
路丹青也叫了一聲:「阿爸!」
在座的,唯這二人年紀最大,輩份也高,被小輩這麼一說臉上開始掛不住了:「我們只一說,你們這是要幹嘛?阿妹還沒說話呢!」他們倆也隨著自己的妹妹管祝纓叫妹了。
蘇鳴鸞與郎錕鋙又勸解。
祝纓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兩位老兄若有需要呢,多分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剛才小妹說的,兩位也都聽到了,我也需得一些東西去換糧。這樣,這鹽場,想要多分一些鹽呢,你們也拿一些旁的東西來換——不白要你們的。譬如銅礦,譬如硃砂,咱們也與鹽場一樣,一同經營,一同分,如何?」
兩人都猶豫了。
祝纓微笑道:「你們再好好想想,不答應也沒關係。鹽,我還照現在的份分給你們。要答應了,咱們再重新商量各樣東西怎麼分。」
兩人這才緩了顏色。
祝纓笑道:「你們一路辛苦了,先到客館休息,晚上咱們吃酒。大郎那裡正在鑄印,過兩天咱們就把名份定下來,印發到各位手裡。」
「好!」
……——
又過數日,山上山下漸漸從「凱旋」中平靜下來,緊接著便迎來了一場簡單而不失隆重的「冊封」禮。
地點就在山城之內,搭起一座高台,祝纓先登台拜天祭地,一口大大的銅爐里燒著極旺的炭火。一篇趙蘇起草的祭文,寫了祝纓這是為了「守土安民」,細數了她的功績,通知一下,此方天地現在有做主的人了。
祝纓是號稱「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