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領了個印,然後請張仙姑坐下,親自捧了另一枚印給張仙姑。張仙姑人還是懵的,這個禮節她完全不懂。哪怕是在京城,她也沒見過這個。不過,閨女的場子她是一定要幫忙撐的,也笑著接過了印,然後由身邊的蔣寡婦給她捧著。
接著,祝纓就公布了擬定的名單。由於在朝廷的帳上,她還是梧州刺史,所以趙蘇、祝煉等雖然是刺史,趙蘇還暫管梧州,她都沒有給二人梧州刺史的名號,而是另給兩州,但是讓趙蘇暫協管梧州。其餘項安、項樂等人也各有職司,項樂得到了司馬之職,正式做了趙蘇的副手。蔣婉、王九、項漁等人也都有了縣令的名目。原五縣的縣令,又各多了一枚圓印與一紙教令。
給祝青君升做了將軍,蘇喆等人暫領的校尉,其餘將士各有名號。
登時,山上山上,一片歡呼!
禮畢,府中又開宴,祝纓召集了所有新「授官」之人,道:「待西征大勝,想要朝廷敕封的,到時候我會一併安排。」
眾人又是一陣表白。
這一日,賓主盡歡。
自次日起,蔣婉等人便要赴任,陸續辭行。蘇喆也與蘇鳴鸞先回家休整,只等祝纓再次徵召。林風的大哥卻拉著妹夫郎錕鋙一直留到最後,只等著祝纓與江政交涉的結果。
祝纓也不著急,江政估計不會擅自作主,哪怕快馬通報一下朝廷,再快也得半個月才能給她回音。
她所料不差,江政一聽「頭人分家」的事兒就不打算插手。長子承襲,這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次子,一看也是衣食無憂的,他更明白,祝纓是大理寺出身,這樣分家的,如果顯失公平,她不會不管。
上報朝廷,只是為了免責。
政事堂也很快有了意見——不管。
如果朝廷沒有別的事兒,則這是一個插手的好機會,但朝廷現在騰不出手來。梧州,名義上已經是羈縻了,還有個難纏的人坐鎮,不好弄。待朝廷緩過來,沒理由也能生造出理由來,不在乎這一個鬧分家的次子。
江政接到回復,行文一封給梧州:你們有個人在我這兒,來接人吧。朝廷可沒有壞心眼兒啊!
祝纓拿到了江政的文書,派了祝文領這個差事,林風也想去,祝纓沒有同意:「人接了回來,到我這兒來住,你們兄弟分開,免得再爭。」
林風的大哥當地又是一跪:「姥,這是我的兄弟,就算要分家,他也得先回家,火塘前再祭一祭阿爸。他妻子也不在了,一些家裡的事兒,得回家講。在外面說,不好。」
祝纓看了一眼林風,林風突然聰明了起來:「我也跟著回去。」
祝纓認真地看著他,說:「祝文與你們同去,單你們,他未必願意回來。你們要把他好好地帶回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