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衝到大營,身後是被拖著累得半死的巫仁,以及一顆心七上八下的項樂。祝纓不在營里,她出去看工地進度了,接到通報之後趕回去,在半路上遇到了他們。
幾人行了禮,祝煉道:「我把巫仁也帶了來,她在大營,與巫雙見上面了。蔣婉生了個兒子,跟了她的姓,她原說跟她男人的姓,男人不答應。」將完全不沾邊兒的事兒湊到了一起來講。
「哦?為什麼?」
「倆人逃過來,就是因為她男人出身不好,是外室子。看著白淨斯文、識文解字的,蔣婉父母輕易也不至於棒打鴛鴦。家裡大娘子不讓他認祖歸宗,蔣家爹娘就不願意把女兒給他。兩人就逃了嘛。家裡不認他,他也慪著氣呢。」
家長里短說了一堆。
趙蘇也是如此,從張仙姑的老寒腿說到了肥貓的二十斤肉。
直到進了大帳,兩人臉色都變了,祝煉先說:「戰局已定,您不該仍然身在險境的!」
趙蘇又補了一句:「您讓太夫人擔心了!」
祝煉又說:「餘下的戰事交給青君,您該回去主持大局。」
趙蘇道:「先前的規劃,也該落實了!不給朝廷繳糧,我已知會了江刺史,今年不跟他位走了。可是咱們派誰去?奏表怎麼寫?大家都盼著您回去給個定論,您怎麼能還在這裡?哪怕這裡會是新城,也要等建好之後再搬遷!」
道理說了一堆,總之,一、仗幾乎算是打完了,已經輪休回去的人,賞格得定一下,陸續發布。二、「文官」,如今這一片地方約有五、六個州,怎麼任命?多少人都在看著、等著呢!三、朝廷,怎麼應付?
你的「中樞」之前在東邊山城,現在你人跑西邊來了,是讓大家過來見你,還是你回去,你都得把大家召集全乎了,給個結論!
當然,他們倆是建議——回去,至少要回去過個年。
祝纓道:「都準備好啦,你們先回去通知大家,我半個月後動身回去。阿煉,你與丹青做正副使者,入京獻圖、請敕封。」讓他們順便再帶一部分兵馬走,遣散。
請敕封,就意味著在梧州的範圍內,要先一步定功賞罪罰,安排下各人的職位。
祝纓這些時日也草擬好了一個安排:「正好,咱們來商議一下。」
軍中的,祝煉與趙蘇不太清楚,祝纓不讓他們插手,他們主要參謀各州、縣地方官員的任命。
祝纓自領三州刺史,梧州由趙蘇任刺史,祝煉也得到了一個刺史的職位。祝青君等人現都是武職。此外又有項漁等人的縣令職位。祝纓一口氣列了一個將軍、二十個校尉,三個刺史、三十個縣令的名單,其餘相應的職位亦如是。
重頭戲是「幕府」,亦即節度使的配置,祝纓將蘇喆、祝青君、巫仁、蘇晟、林風等都納入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