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幕府也分「內」「外」,「內」是幕府之內,「外」指安南公務,財富也分內外,各走各的帳。
趙霽跟在祝青雪的身後,重新打量著幕府。之前雖然住在這裡,也會往各處躥,卻都沒像現在這樣看得仔細。
祝青雪聽到他們說話,回過頭來道:「有什麼想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們一個大概,在這裡久了就會知道,姥是最喜歡看到好學的年輕人的。」
「哎!」年輕人們開始活躍。
趙霽問道:「姐姐,我們如今算什麼?」
祝青雪笑眯眯地道:「學徒。這一、二年你們用心學、用心做,才好給你們發教令、印鑑。再為你們向朝廷報備。」
趙霽之前所想就是「只有一張紙,與家裡我爹的教令、告身全不一樣,也沒有印,不知是個什麼意思」,現在祝青雪都解釋清楚了,他再也沒別的好問的了。如果照著朝廷的規定,他爹是刺史,他入仕起手高低得有個官,不過在安南與朝廷不一樣,他也就安靜地聽著了。趙家的習慣、祁家的經驗,都沒被祝纓坑過,趙霽很沉得住氣。
他的同學們就更不懂這些了,他們皆不如趙霽的出身、對官場的熟悉,有兩個同學是祝縣、甘縣小官家的,也姓祝,其餘幾人都是梧州普通人家的孩子,對幕府的了解僅限於幕府的大門朝哪兒開、管自己學校的人是花姐。
他們你看我、我看你,也提出了一些問題,譬如「早上什麼時候到?」「還穿現在的衣裳麼?」「會被分到哪裡?」「都要幹些什麼?」之類。
祝青雪笑道:「這些一會兒我會一總講的。都不要擔心,是好事兒,不給你們一來就定了職銜,是為著考察你們的長項都在哪裡,以後才能一展身手。來,趙霽,你的地方到了。」
趙霽被分到了戶曹,這裡管事的是巫仁,巫仁帶著江珍等四個人,這五個人是有官職的,其餘又有十來個文吏。趙霽如今介於文吏與江珍等人之間。江珍比趙霽大不了幾歲,也是個年輕姑娘,如今已有了正式的官職了,趙霽暗下決心,自己可不能做得比她們差。
祝青雪帶人進來,巫仁一看來了一堆人,心裡先咯噔一聲,祝青雪說:「姥又給您人了。」
巫仁下意識一笑,笑容馬上消失:「這些都是?」
「可沒這麼好,就這一個,趙霽。」
巫仁鬆了一口氣,笑容真誠極了:「太好了。我總念叨缺人,說是要給我的,總不見,今天可算給我們了。當年祁老先生可是帳上的能人,趙霽定是不錯的。」
祝青雪道:「他可不一定在你這兒啊。」
「啥?還帶要回去的?」
祝青雪這才將「輪流」的事兒說了,巫仁道:「那也行,不過,人先留給我。」一旁江珍見巫仁雖然對熟人肯說話了,卻太軟和,忙添了一句:「要是在我們這兒幹得好了,可不許再要走了!」
祝青雪哭笑不得:「那要問姥,我可做不了主。你們也都見過巫大人,過陣子,你們也是要輪流過來的,都長點兒心,別只盯著現在分人的地方,要輪替的呢,到時候可沒人再領你們再認一回門了。趙霽,你也跟我來人,把他們幾處也都重新認一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