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遨忙請教。
祝纓道:「你,道理是很懂的,只是心地不夠陰險。
朝廷里的壞人呀,是這樣乾的——你不是有功麼?把你招進來,把你的部眾也納進來,說白了,招安。
別看是士紳自保,朝廷之前許的,一旦『擁兵自重』與土匪也沒太大差別了,都是朝廷看不下眼的。給你官做,你的兵也是有功的,都編作官軍,不歸你管。這就是削兵權。
雖然這些士紳的部眾數目通常不多,幾十幾百的,不配稱為『兵權』,也就是那個意思了。
他們乖乖聽從還罷了,畢竟不是反賊,那還能得個官職,哪怕是閒職也不錯了。朝廷這樣做,就算厚道啦。如果別有心思,又或者捨不得這般威風勁兒,就離死不遠了。」
劉遨道:「逼反他們再?這……」
祝纓搖了搖頭:「怎麼會?想保留兵馬也行,帶著你的兵,打仗去!揀最難的骨頭讓你啃,亂民被你殺了,是死眼下的賊,你被亂民殺了,是死未來的賊。你和亂民,誰死了朝廷都賺。當然,最好是兩敗俱傷。」
劉遨和蘇喆都聽住了,蘇喆是因這種辦法稱得上陰險高明,劉遨則是……大開眼界!
她說:「王相公是君子,施相公也算平和,他們不至於……」
祝纓道:「為什麼不至於?他們是丞相,越是君子,越想天下太平,就越要這樣做!這是對天下好,不是麼?
對,填進去的人有點兒冤枉,但一個朝廷想要『厚道』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不止是改朝換代,也可能央及百姓。
有智力讓各方都獲益的人太少了,騰挪彌補而已,再聰明的人也有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政事堂真能達成目的,皇帝的運氣未免也太好了,史官能吹他一個『中興』了。」
劉遨道:「總比割據好,割據之後便是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無論貴賤,都是朝不保夕,概莫能外。但願王、施諸公能夠力挽狂瀾,也望天下士紳能有公心,得到善終。」
蘇喆已經聽懂了,道:「我看這邸報上沒有寫咱們,也沒有收到朝廷對咱們的令。應該依舊將咱們當作羈縻。姥,今年是不是得給朝廷運點糧和布了?」
祝纓道:「他們現在騰不出手來對付咱們,不止咱們,哪怕是那些人,也不可能一紙政令就統統解決的,瑣碎的事情可不少,這裡頭學問大著呢。不過還是準備吧,意思要到。好讓他們安心做點正事,天下太平比天下混亂要好。」
「是。那——派誰去呢?」
祝纓看了劉遨一眼,有些惋惜,現在不宜刺激王叔亮。祝纓道:「讓祝煉帶著趙霽、郎睿去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