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君便請示:「是不是調幾個可信的人,讓他們就駐紮在此處。哪怕不能主持,也能幫一幫我。」
「你想要誰?」
林風、蘇晟、金羽、路丹青當然是比較好的,但路丹青在幕府,林、蘇、金還要輪替看守關卡,因此祝青君便從西征的校尉里要了兩個人,此外又想要祝彤。
祝纓道:「你還記得她?」
祝青君道:「我覺得,她有點兒天份,也肯用功,心也在這個上頭。她的家仇也報了,弟妹也好好的,可以做這個事。哪怕來了之後做不下去,她識文解字的,襄助做書吏或者治理本處屯田事務,也是好的。」
祝纓道:「行。」
眼看一處兵營有了雛形,祝纓卻又不得不啟程,再往他處看看,下一站就是北關。她打算從北關再往西,把西關也看一看,能探一探西番更好。再往南折,那裡有鐵礦、金礦等。
然後就要回西州等秋收了,因秋收之後刺史們要到西州對帳、敘職,祝纓必須到場,所以巡查便以這個時間為界。
她計劃對完帳之後再去普安州,看一看冬訓。北方比南方冷得多,這方面是要用心琢磨的。
然後折往東,看看被祝重華薅回家的倒霉孩子祝明有沒有被親媽打死。接著去梧州,看一看林風他大哥有沒有作夭——祝青君要祝彤,祝纓就想起來祝彤的小夥伴林戈了。
行程排得滿滿的,幾乎沒耽誤任何事,又將安南各地這幾年的變化重新評估了一番。
祝纓計劃得不錯,執行得也不錯,秋收前後,她回到了西州幕府。
……——
蘇喆見她精神健旺,只膚色微微深了一點,道:「可算回來了!姥,有件事我總覺得不太對,還怕抄邸報給您說不清楚呢。十七娘也說,恐怕朝廷有異動。」
「哦?什麼事?」
到了籤押房,劉遨也等在了裡面,默默地將一張邸報遞給了祝纓。
祝纓掃了一眼,只見上面寫得含糊,是要獎勵「守土有功」的士紳,會依功授官,使領部眾為國效力。
蘇喆覺得這事兒問題不太大,就是朝廷糊著唄。劉遨總覺得背後有貓膩:「別人還罷了,王相公不像是會一言不發就妥協的人呀。就算是別人,堂堂丞相,怎麼會願意呢?」
然而離京城又遠,與昔日的關係還斷絕了大半,信息不全,無法推斷。兩人都盼著祝纓早些回來。
祝纓將邸報其中的兩行字又看了一遍,道:「這是要動手了啊。對,哪個丞相也不想自己這個丞相做得被下面的土財主給架空了,皇帝就更不願意了。王叔亮有公心,施季行、姚辰英也都有些本領,冼敬更是個方腦袋,這回倒是君臣一心了呢。這是要把『士紳自保』的話給吃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