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一檔全新的節目了?一檔觀眾絕對沒有看過的節目!這樣就解決了到時候觀眾看節目覺得看得都是看過的東西、節目組騙錢這個問題。」
「但我們還是無法解決節目不吸引人這件事——誰會願意去看人家考試呢?而且不是專門的課程,如果是課程我們還可以像直播課一樣,吸引一波想要找學習資料的考生觀眾,但綜藝節目時長是固定的,根本做不到啊!」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在座的另一個員工就提出了另一個需要他們解決的問題。
此時,那個去問雜誌部借了帳號,花了一個星期時間看了所有他能想到的綜藝節目的後期小姐姐站了出來。
她說那倒也沒有那麼悲觀。
她說我最近看了很多的綜藝節目,雖然對剪輯沒什麼想法,但我卻get一件事,這件事就是——
「其實觀眾看綜藝節目,很少有人是真的衝著嘉賓體驗的內容來的,更多人觀看,看的是嘉賓與嘉賓的關係,看的是這其中嘉賓們產生的情緒。」
這是後期小姐姐在看了很多很多真人秀綜藝節目之後得出的結論。
「比如旅遊節目吧,正常來講,所有人都會以為,觀眾想看旅遊節目,一定是因為自己家裡蹲,很多地方去不了,所以想跟隨綜藝節目的鏡頭去看看自己以前沒去過的地方,見識見識沒見過的風景,但實際上呢?」
「實際是,如果真的去關注圍脖或者某乎上,這種旅遊類綜藝節目觀眾的關注焦點、每次上熱搜的那些話題、某乎上如何看待某某旅遊綜藝第N期節目?你會發現不論是某乎下面的回答,還是圍脖上的熱搜,很少有人在上面感嘆敦煌莫高窟真美的,」
「全都是在感嘆某嘉賓在這一期里顯現出來的性格真好或者真不好,處理某個團員分歧的時候處理得優秀或者不優秀!」
#某明星當眾表示第二部 不如第一部#
#某明星成功化解遲到危機#
#盤點某旅遊綜藝里的經典名場面#
上面沒有一個熱搜重點放在這群藝人去了哪裡旅遊的,因為觀眾關注的根本不是旅遊景點和旅遊攻略,也不關注他們每天吃的是什麼,是怎麼花的手裡的經費,他們關注的就是關係,就是當矛盾發生的時候怎麼處理,以及一個團隊從陌生到熟悉的整個過程。
「再比如慢生活類的綜藝節目,被觀眾評為最佳的那些片段,其實和生活本身也沒關係啊。」
生活內容是什麼?
是晚上要睡覺了得鋪床,白天早上誰起床要做個早飯,中午有人要負責燒個水什麼的。
這些內容綜藝節目裡有嗎?
有。
但是是觀眾關注的重點嗎?
那絕對不是。
真正會讓觀眾覺得感動和願意追看的內容,是他們邀請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家裡玩遊戲,是他們大晚上的和家人們聚在一起聊曾經的回憶。
而這之中的集大成者,其實就是戀綜了。
戀綜能被那麼多人上頭一樣的收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類節目摒棄掉了觀眾不喜歡看的那部分,直接留下的全都是觀眾想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