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捷遠見穀梁初的敲穴逼鼠之計果然收效,心裡高興起來:這東西只當自己老奸巨猾,還不是沒過兩天就被朔親王逼吐了血麼?同時想到自己也總不是這個人的對手,喜悅之情便又微微折了。
「這也是無奈之策!」穀梁初假意沉吟,「朝廷同做買賣的講拆借不是光彩事情,只是軍餉催得甚急,父皇恨不得一刻解決,也只能權宜。需得砸實——江浙距離燕京有段路程,雪還沒化透呢,折騰起來十分費時,萬一再有變化,孤與大人皆等父皇震怒。」
「王爺莫憂,」周閣珍道,「老臣這就修書,然後快馬和信鴿齊發,只要兩邊回信兒借得錢款,老臣便將手頭許了他用的款項先給皇上就是。」
穀梁初要的就是這話,立刻頷首,「如此卻好極了,周大人速去辦吧!」
眼望著周閣珍快步走了,弓捷遠剛想說話,谷矯又回來了,不止取回了名冊,身後還跟著個人。
穀梁初見了那人終於從椅里直起了身,拱手見禮,「匡大人公務繁忙,如何也跟過來?」
匡鑄與他施禮,「王爺既領差事,為便宜計,老臣便不繁禮。聽得王爺索要兵冊,老臣心知必有緣故,因此特地跟來。」
穀梁初點了點頭,「匡大人神思敏銳,確實有些緣故。孤奉父皇之命來盤戶帳,以籌西南兩線軍餉,剛剛查到軍田數目,甚為不解,所以才叫谷矯去取名冊來看。」
匡鑄便道,「王爺何事不解,直說不妨。」
「孤記得南京之役,西線先不發兵支援,待得禮官們都在籌備登基大典了才遣過來六千餘兵,說是路上耽擱了些,父皇也未計較,直接整入親軍以實戰損。怎地這戶部的田冊上還留著這些人的田,請餉的摺子也未在所請之中刨除去呢?所以才要翻翻兵冊,倒要瞧瞧一個人還能吃幾份飯。」
匡鑄聞言便道,「這個老臣可以解釋給王爺聽。當時過來迎奉的是六千六百軍,確實整入了皇上親軍,原來的軍田也確實還掛在西線,原因卻不是西線貪婪,而是當時皇上體恤盛總兵連年為國抵禦西域諸敵,無力細營軍田,加上當地天氣惡劣十年九旱,這點兒余田就資補充。」
「體恤可行。」穀梁初頷首,「雙套兵冊卻不可行,此風一長數線效仿,朝廷連到底有多少可用之兵都掌握不清了。再者甘陝與嘉峪關那邊是否真就地瘠天惡得產不出糧,也不能只聽總兵巡撫們口說。」
「那……」匡鑄沉吟。
穀梁初也沉吟了一會兒,「這個孤自去同父皇講。」
匡鑄不再多言,辭別去了。
今日該算很有收穫,弓捷遠滿以為穀梁初情緒會好,回府路上卻只見他陰著臉,試探挑了幾次話頭都沒成功,心裡就不痛快,「你這王爺精是實精,就是小氣,動不動就冷颼颼地涼人。」
穀梁初言簡簡賅,「司尉莫要虧心。」
弓捷遠連著數日都給他喚「捷遠」,突然又被改回名字,倒不習慣,只得再讓步些,「看在你帶我長了見識,不與你計較。」
「當真大度。」穀梁初仍舊冷笑。
弓捷遠此時不想同他對立,好生和緩著語氣,「莫只如冰似雪鎮著人玩,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