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點到為止便是,再往下就容易成為把柄。
而崔舒若身邊的婢女行雪十分識眼色的將齊平永請出去。崔舒若也不著急走, 她如今已是衡陽公主,在并州, 或是整個北地,說一句橫著走也不為過。而且她還有封邑,宛若一個小國,從官員任免到當地鑄錢幣,她都擁有決定權。
一般的公主自然是沒有這等待遇,她們很少有實封,非得是皇帝的兒子裡也萬分受寵的,否則也只能封在窮鄉僻壤,等到不得不上任前往封地時,涕泗橫流,抱著都城的一捧土念念不舍。
可要是封得太富裕,說不準等他的兄弟上位之後,又要受到猜忌,想法設法把肥肉重新叼回去。
但崔舒若這樣的公主不同,不必擔憂她會謀朝篡位,公主嘛,就沒見過能當皇帝的。倘若對權勢沒有威脅,過得再富裕尊崇都是應有之理,畢竟是自家姐妹。
也就是說,哪怕崔舒若哪天突然腦子一抽,跑去給太子和趙仲平一人一巴掌,皇帝知道了以後很有可能只是不咸不淡的說教幾句。
自家兄弟姐妹,又不涉及黨爭,打打鬧鬧委實尋常,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崔舒若現今可以大方坐在此處,而非提點完以後著急忙慌的走人。
她自己給自己倒了茶,尋思起皇帝的打算。雖然皇帝行事愈發令人捉摸不透,可崔舒若清楚一件事,若是想要走得安穩,就不能威脅他的皇權。
要麼有勇氣起兵謀反,要麼懂得進退,收斂勢力。
這也是崔舒若勸趙巍衡蟄伏靜待的原因之一。剩下的,端看太子趙仲平究竟是不是一個看得明白的聰明人了。若趙仲平是,趙巍衡蟄伏的日子,他也必須跟著沉寂,否則……
崔舒若把頭一泡茶信手潑出去,目光冷靜。
別做了棄子才是。
然而,世上聰明人多,看得明白權力背後真相的人卻少,能始終不動搖的人更是少。
趙仲平沒有忍住,他大肆籠絡世家勢力,不論是士族還是新起的寒門,一個個都投靠在他的門下。
他的勢力何止是蓋過了原先的趙巍衡,在經過半年的沉澱後,手底下匯集的人也越來越多,良莠不濟,也出現了許多以太子名義為非作歹的敗類。
這裡頭最為囂張的是他的親弟弟趙知光。
要說皇朝後期最怕的是什麼,應當就是貴族地主兼併土地,致使能收取的稅收日益減少。前期也就是給立功之人封賞,有能壓制他們的皇帝在,沒人敢把手伸得太長,否則就只能迎來滅門斬首之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