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國之力讓他們傳播自己的思想,試問這樣一來他們的思想是不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傳播?或許在將來他們還能夠尋到自己最中意的弟子,更能夠把他們的思想永永遠遠的傳播下去,那不比他們自己到處找地方,到處找弟子要方便的多?
這樁事怎麼看怎麼都是對諸子百家更有利,為此秦國相對得到了一定的人才,那是大家互惠互利的結果,總不能他們自己得了好處,還不想讓秦國也得些好處吧。
如此不要臉的話,還真沒人敢說得出口。
所以除了一些鼠目寸光,以為秦國只是想利用他們的人,對比之下,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秦國只要願意給他們著書立說,願意給他們提供場地讓他們授課教人,他們很願意配合。
「如此,大家還覺得諸子百家自入我秦國以來,我秦國不該善待之?」嬴政把這句話丟出來之後,立刻將視線落在在場的百姓們身上,等著他們的回答。
鐵頭第一個出面讚許不已的道:「應該善待,應該善待。我們都是些粗人,最佩服的就是讀書人,也知道讀書人的本事十分了得,要是將來能有機會讓我們的孩子跟他們學了一兩成的本事,那也足夠他們在這世道立足,過得更好。」
為人父母的看到了希望,也會覺得這個世道雖然有千般的不適,也總還有一絲值得讓人歡喜的地方。秦國比之從前來更關心他們這些尋常的百姓,這對於大秦百姓來說是一樁莫大的好事。
「如此說來,待來日若是諸子百家建起學堂私塾,諸位也都願意傾力相助?」嬴政哪能不先趁著這個機會跟眾人達成一定的共識,待將來也省去很多麻煩。
「願意,願意,自然是願意的。」這既然是惠及於後世的大好事,誰還能連那點力都不想出?
一個個百姓高聲的回應著嬴政,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希望的歡喜。
好像在他們所不知道的時候,他們的王已經開始為他們尋找更好的一條路,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想到這一點,百姓們哪裡還有剛剛的怨氣。
「如此,就請大家回去吧。」嬴政既然成功的把人安撫好了,這時候就得客客氣氣的請人都回去。
一個個百姓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沖嬴政抱拳,「我等不懂事兒,鬧得沸沸揚揚,在此向公子賠罪。」
「心中既有疑惑,問出來也是理所當然,諸位不必掛心。都回去吧。」嬴政大大方方的將人請走,從始至終沒有半句責備的話,落在旁觀者的眼里,不少人也都不得不重新審視嬴政。
一個從小在趙國長大的孩子,到底是怎麼長成如今這般處驚不變,還能應答如流,又能安撫人心的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