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這些官員有很多都是無所事事,仗著祖上的功績躺在功勞簿上,啥事也不干,偏偏還得讓秦國養著,甚至打著秦國的名號耀武揚威。
這樣的一部分人最應該想方設法把他撤下來,而不是再繼續讓他禍害秦國。
「丞相畢竟是丞相,考核的事情得罪的人太多,不利於將來丞相做事,交由旁人去辦。」既然趙姬拍板,事情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下朝之後,嬴政和趙姬以及呂不韋一前一後的走著,嬴政回頭補上一句。
呂不韋微微一愣,怕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嬴政會專門補上一句,換而言之,針對官員考核一事,嬴政是支持的,甚至想法更不少。
「丞相之責在於調和陰陽。此事倘若交給丞相去辦,那我大秦就沒有一個在中間緩衝的人了。母親扮黑臉,只能有勞丞相扮紅臉了。」嬴政充呂不韋露出了笑容,把心裡那點小算盤如實的告訴呂不韋。
呂不韋能說嬴政思慮不周嗎?
恰恰相反,嬴政做了最壞的打算。
推行考核制度很有可能會讓不少官員心生不滿,這些不滿會讓他們聚集在一起,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大秦爭鬥。趙姬出面展示的是絕不屈服,也不會因為他們任何人的勸說而改主意的態度。
嬴政作為一個還沒有總理大權資格的王,在這一回事情中是最讓人忽視的,所以呂不韋的存在也就相當的有意義。
丞相,承上啟下,調和陰陽。就是在君與臣之間作為一個橋樑的存在,他可以得到底下不少臣子的反饋,從而知道在他們心中是怎樣看待朝堂上的一些政策,也同樣可以安撫不少對朝廷生出不滿的臣子。
「不知太后和大王屬意何人?」嬴政表露的態度對呂不韋而言是好的,那呂不韋又怎麼能說出拒絕的話?與之而來,呂不韋所好奇的是嬴政和趙姬屬意的合適擔任考核人員的人到底是哪一位?
「李斯如何?」嬴政試探的詢問趙姬,沒想到趙姬搖了搖頭,「信陵君魏無忌難道不好嗎?」
此話落下,誰人不驚嘆無比,包括嬴政在內。
魏無忌並沒有表露出真正歸順秦國。想讓魏無忌為秦國所用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人選自然是好的,只是未必見得信陵君願意。」嬴政如實地道出心中的擔憂。剛去見過魏無忌的他,再清楚不過魏無忌壓根不打算幫秦國。
「不試試又怎麼知道。這等大好機會,難道不是能夠趁機讓秦國變弱?」趙姬這句話丟下來,又一次引得呂不韋和嬴政側目。
有丞相在
既然趙姬知道, 一個不慎極有可能會讓魏無忌藉此機會弱化秦國,這樣的大事又怎麼能交給魏無忌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