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丞相可以躲在王的身後,那麼韓非就絕不可能奪去李斯的所有光芒。李斯該找到自身的價值,並且無限的放大,讓嬴政和趙姬甚至是整個秦國的人都能看到。
明白這一點後的李斯更加踏踏實實的做事,沒有一丁點要和韓非爭寵的意思,趙姬稍稍滿意的點頭。呂不韋尋著一個機會提醒趙姬道:「韓國傳來消息,韓非在離開韓國之前得韓王召見,韓王讓韓非潛入秦國伺機而動。」
「意料之中的事,否則韓非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出使秦國?」趙姬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但凡只要是心系自家國的人,都覺得來到別的國,為了自家的國,不管讓他們做什麼他們都願意。
「太后不覺得一個信陵侯,一個韓非,非忠於秦國,對秦國並不利。」呂不韋是有危機的,那是對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生出的些許不滿意。更希望趙姬能因此有那麼一點點的危機感。
「丞相放心,該防備的大王會防備。況且縱然大王防不住,也有丞相在。」趙姬依然得肯定呂不韋的存在,對大秦而言是一顆定海神針。
呂不韋有些汗顏,「臣只怕大王傷心。」
趙姬反倒不以為然,「大好的男兒若是連這點挫折都受不起,他不配為王。」
當母親的人完全不在意自家的兒子會遭受怎樣的欺騙和背叛,反倒是挺期待看到嬴政受到挫折的。
呂不韋有時候覺得自己完全像是不認識趙姬一般,眼前的趙姬根本沒有從前他所熟悉的樣子。甚至在對待嬴政的態度上,也並沒有尋常母親一般,恨不得把孩子護在身後,事事為孩子謀劃齊全,避免讓孩子受到任何傷害和委屈的態度。
「身為秦國的王,他註定要面對無數的算計,或許也會得到很多的背叛。我們如今還在能夠為他遮風擋雨,倒不如讓他放心大膽的去闖,出了任何問題,還有我們為他收拾殘局,不怕秦國因此而掀起多大的動盪。這難道不比以後我們都不在了,逼得大王只能一邊傷心一邊去收拾殘局要好?」
呂不韋大抵對嬴政是付出了真心的,很是希望能讓嬴政將來的一生能夠順遂。可是又怎麼可能呢?
作為秦國的王,註定了這一輩子要經歷許多的風雨,坐在這個位置上,天下人都是他的敵人,他得有和天下人抗衡的勇氣,也得有這份和他們抗衡的本事。
「當年觸龍說太后,最讓我認同頗深的一句話莫過於,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相信李丞相看著大王時,必然是想為大王蕩平所有的障礙。這一份心情和先王是相似的,這是大王的幸運。但我也希望丞相可以放手大膽,讓大王自己去應付各種各樣錯綜複雜的關係和所謂的算計。我們的大王已經年紀不小了,馬上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信陵侯和韓非,用他們兩個來鍛鍊大王,讓大王知道這世間到底有多少人在謀算他,難道不好嗎?」趙姬說來說去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即是用不著把那些沒有暴露的所謂暗探解決掉,反而應該把他們留著,讓嬴政拿他們練練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