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昧早已預料將與李家分道揚鑣,但這樣大的動作仍始料不及。
她問:「李家竟有如此勢力?」
李素節道:「往日邢州城勢力,以曲准與李家二者平分秋色,只是李家屬文,亂世無兵,與曲准相比便有不足。但如今曲准已死,曲二雖然接管,卻無曲准積威,李家此時堪稱獨大。」
頓了頓,又說:「且世家子常以軍功錦上添花,自曲准與李家合作,更有多人從軍,軍中想必也有他們的勢力。」
「所以,」昭昧道:「李家發話,他們一個個就直接撂了挑子?」
李素節道:「無論原因,為今之計,還是以解決問題為要。」
昭昧道:「挑幾個典型,殺雞儆猴。」
李素節反對:「怕是不可。殺雞儆猴,在於威懾,但能夠威懾他們的不只我們,能夠殺人的也不只我們。」
昭昧無言。
的確,她可以殺,李家也可以殺。她殺了人,旁人怕她,但依然更怕李家。
李素節道:「唯有自李家入手。」
昭昧道:「那就殺了李太常。」
李素節提醒:「你有些怒急了。」
昭昧默然,按捺了心情,坐回桌旁沉思。
「殺李太常解決不了問題,」李素節道:「李太常一死,整個勢力崩盤,意味著我們什麼也得不到。而我們手中,還沒有足夠的人力能夠填補這個虧空。」
人,還是人的問題。
倘若她們手中有足夠的人手,能夠支撐整個邢州城的運行,誰還管李太常的死活?
但是,練兵可以一二年速成,治事卻非得經年打磨,有足夠知識和見識。
她們能夠臨時招兵編成軍隊,卻不能臨時招人封官拜職。縱使邢州城中有能夠交付一二的人,單單教育一條,便決定她們將出自世家高門,又怎麼可能在此關頭挺身而出。
因是亂世,她們不免重武輕文,在文官培養上,至今仍無建樹,能夠依靠的除了她們自身,便只有鍾憑欄名下明學堂中尚在學習的少年們,可數量僅能救急,仍遠遠不足。
因而,眼下的情況便格外嚴重。
昭昧思量許久,開口:「先和他們談談吧。」
談判自然不為了達成什麼目的,只是拖延時間,避免事態惡化,再尋找別的解決辦法。
談判得到的結果也不出意料,李家直言,除非公主前往潁州,否則事情不會結束。
邢州城富有,物資多半集中於世家,如今他們只是動用行政的手段向昭昧示威,日後,便有可能直接操縱市場令物價上漲,摧毀邢州城的經濟。
答應是不可能答應的。
但拖延的時間也給了她們機會,思前想後,便只有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