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現在自然沒看過,以後肯定都要看。」
黛玉原本還想說他們家蘇州祖宅也有很多的藏書,只是想來又過於炫耀,本著低調的念頭,最後把話咽下去。
黛玉今日穿的是杏色小衫和天水碧的裙子,原本她這樣年紀,賈敏喜歡紅的黃的打扮,才顯得姑娘嬌俏,可今日訪客蘇家還在守孝,所以給女兒打扮素淨,連頭花都是珍珠攢的,沒用什麼金晃晃的花簪。
蘇家老四很給面子,恨不得將雙手雙腳都豎起大拇指:「玉兒你真厲害!」
「我家書也很多,下回你去我家玩。」
……
蘇哲一別之後日子又平平淡淡,過去一兩個月,翻過年去,林如海忽然收到遠方的一封加急信件。
林璋和林珺兩兄弟恰好來書房,想和父親商議如何給古怪的冷大先生賀壽一事。
林璋看見那封信上 封條:「父親,是朱伯伯的來信嗎?」
林如海拆開信封,簡單掃過幾眼,又把信件遞給兩個孩子:「你們朱家伯伯起復了。」
等兩個兒子看完信件,三人面上幾乎是如出一轍的深思神情。
林如海也意味深長的對兩個兒子說:「想來,離我們進京,不會太遠。」
朱謙是太子心腹,他若是說點什麼,自然與太子的心思差不去多少。
況且依著朱謙性格,就算如今太子尚且不想提拔林如海,恐怕等朱謙回去,也會幾番向太子殿下舉薦此人。
林如海知太子脾性,這一位還在東宮的位置上不算喜歡自己,可林如海辦事兢兢業業,未曾出過紕漏,上位者雖不喜歡,也不討厭。
當下正是朝中用人之際,與其用一些和新皇離心離德,偏向太上皇的臣子,倒不如先將林如海之類的官員拉攏過來所用。
這一世的賈家很安分,沒深入摻和進去太上皇那群老勛貴里,太子啟用林如海的可能更大了,而且鹽稅這筆大錢,新皇肯定要把心腹中的心腹弄到鹽鐵幾宗大生意上。
朱謙來信而後二十餘日,正是春日,家裡正預備著黛玉,今年的生辰。
又是花朝節,黛玉可做不出那種花兒尚且不開,就以絲線綢緞製成假花裝點的事情。
反而給窮苦人家施粥,再將園子裡的花木都清理一番,除除草,給下人們賞一份月錢,仍舊是一家人清清靜靜自己過。
林家人的生辰歷來如此,林如海和賈敏都很低調,黛玉作為女兒豈敢奢靡,林如海不太喜歡像賈母一樣擺排場,賈敏這麼些年,也習慣了。
正是黛玉生辰這一日,京城裡的信使把旨意送到揚州巡演衙門,命他即刻交接公務,進京當差。
林如海果然又要進京了。
榮國府就在京城,天子腳下,消息比揚州快,遠在揚州的林如海還沒見聖旨的影子,賈母這邊就領著一家老小,歡欣鼓舞。
林如海官升至二品,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