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姑想要做生意,黛玉很想幫她一幫,黛玉一直靠著家中人脈,唯有柳姑瑛姑與林家沒多大的關係。
她不想靠著一直只搭著林家這條線,也想慢慢擴展只屬於林黛玉的人脈。
如何又會錯過呢?
黛玉主動去找柳姑,說明來意:「我想和您一起做生意。」
柳溝倒落落大方,她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雖然些許積蓄,除去路費,本錢只夠小生意。
況且她計劃要去南邊,但對南方一無所知,能有人指點,求之不得。
柳姑沒有清高自許臭脾氣,但是要和黛玉先說清楚:
「我是小本經營,賺不到多少錢,天下四行,士農工商,姑娘若是真有心,入股就成,只要不虧,我必定是盡心盡力的。」
黛玉本來就不是為了柳姑賺大錢。
在興慶府待著許久未曾出遊,黛玉當下能寫的東西也漸漸少了,顯出江郎才盡之態。
滿腦子想著明年開春後早點出去,再看更多風光。
柳姑十分鄭重和黛玉講起來她關於做生意的心得:
「這邊生意難做,沒什麼珍貴的東西,不像南邊還有海貨,就說那些羊皮貨物,運過去賣不上價,至於煤和鹽鐵……那不是尋常百姓能碰的。」
柳姑和瑛姑早就有了生意的雛形,計劃明年將一些本地的藥材販賣到南方去。
藥材曬乾以後耐存,易於運輸,可行性很高,如果黛玉願意入股,她們可以多收幾車。
黛玉忙著盤算生意,冷先生在屋裡貓冬,京城那些事都在他意料之中,先前他離開京城之前就曾向太子殿下諫言,粵地要早做預備。
反正該說的他都說了,其餘的不歸他這個閒散之人管。
冷先生還能有心思與黛玉玩笑:「等天暖,老夫打算過江南,直達粵地,不知是我們先到,還是你探春妹妹先到。」
黛玉已經了解這方的的氣候,聽見先生的打算,連連搖頭:
「肯定是她們先到,就算天暖,要過渡口還有凌汛,咱們一時半刻走不得。」
……
京城郊區的冬日特別難熬,沒有炭火,趙姨娘找來幾根糟壞的木頭,燒了取暖。
今兒城裡有人出來,給趙姨娘帶了榮國府的消息。
她才不關心探春嫁多遠,更關心另一件事情。
趙姨娘頭髮蓬亂像是雞窩,上面不時爬出來一個虱子,扯著嗓子嚷嚷:
「寶玉得了官,環哥兒沒有嗎?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