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姨娘嘶啞的聲音高了兩個調子,顯示出當下心中的憤憤不平。
告訴她這消息的婆子,恨不得當場抓起一把稻草,堵住趙姨娘的嘴:
「你可小聲點,我是看在你娘家和咱們以往的情分上,才和你說這個!」
太太那個當娘的心地不好,這個生養的娘,更是攪屎棍一樣的添亂。
那婆子心底暗自可憐起探春來,苦口婆心勸趙姨娘:
「三姑娘才得這個消息時候,也問一句,為何環哥兒什麼都輪不著,叫老太太和二太太知道了,挨一頓罵不說,現下天天去立規矩。」
趙姨娘氣消了幾分,委屈的咕噥:「她顧著自己……顧著自己親生兄弟還不行。」
真真是憑什麼?
趙姨娘滿心想著,探丫頭知道顧著賈環,算有幾分良心,沒有白生養她一場。
兩姐弟又怎麼從府里老太太和太太嘴巴里搶食,兩個老虔婆,拼了老命都要往寶玉嘴裡扒拉!
那婆子搓著手,怕沾上趙姨娘身上的虱子,不敢往前烤火,又道:「現在三姑娘記在太太名下,又被南安太妃認做義女,不是姨娘生的了。」
趙姨娘聽到此,後槽牙幾乎咬碎。
真會占便宜,探丫頭記在太太名下,朝廷的恩賜可不是名正言順就給寶玉那個夯貨全部占了!?
趙姨娘見那婆子臉色不好,忍下一口氣,好聲好氣又問:「探丫頭出門,都有哪些人一起去南邊?」
那婆子想一想,大約聽到的消息:「咱們府上出幾房人,南安郡王府那邊也有人。」
趙姨娘聽著呆住了,看來那南安王府還是玩真的,居然也給探丫頭安排人。
榮國府上的丫鬟婆子就不是簡單貨色,再來郡王府的人,探丫頭的日子恐怕要難嘍!
老婆子絮絮叨叨的說:「清明就要走,才趕得上南邊的日子。」
趙姨娘那顆慈母之心忽然又回來了,頹然嘆氣,眼裡滾下淚。
「她還沒十五啊……殺千刀的。」
「三姑娘嫁的是好人家,御賜的婚,很有臉面的事情。」
那婆子沒少得探春的好處,又寬慰趙姨娘:「這有什麼,等成婚時候,差不多也要十五了。」
趙姨娘神情怏怏坐著不說話,老婆子免不得又叮囑幾句:
「姨娘你可規矩些,莫要生事,沒準看在三姑娘遠嫁的份兒上,就能回去了!」
趙姨娘在饅頭庵磨得沒了先前尖刻的性子,在聽婆子說可以回府的時候,忽而又都回來了!
早就聽聞老太太腦袋越來越糊塗,焉知不是她日日詛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