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住賓館,跟其他來打工的人一樣,睡在街頭,那條路有不少招臨時短工的,苦力活,干一天能有八塊錢,他去做了三天,身體勉強吃得消,後來遇上一家店招廚子,他有了一份廚子的工作,包吃住,一個月四百,他想手裡攢點錢再去找張玉琴。
林永福沒想到,這邊工資竟然這麼高,開個飯店竟然這麼賺錢。
*
林雪霞找人裝修,不到半個月讓整個餐館煥然一新,店鋪其他地方變動不大,主要是廚房,她對廚房要求高,食材區一大排的冰櫃,冷凍冷藏分區,兩排鍋爐,讓人做了目前做好的抽菸排煙裝置。
這麼一搞,兩個出餐口,幾個人分工合作,就能達到標準化快速出餐,按照林雪霞的計算,一天早中晚,能極限出餐上萬份,當然,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上能賣到三千到六千就已經很不錯了。
店鋪早上經營皮蛋瘦肉粥、腸粉、油條、牛肉餡餅和小籠包一類的早點,中午是各種速食盒飯,兼賣腸粉和粥,以及各種養生湯。
對於皮蛋瘦肉粥和腸粉一類的早餐吃食,林雪霞並沒有追求味道,保持中上水準,論味道當然不可能比得上人家專門做這個的老店鋪,實際上這邊大部分店鋪的粥和腸粉,味道口感大差不差,說不上誰好誰壞,各有偏好。
她家的粥配獨門涼菜,腸粉配秘制辣醬,這邊的人吃腸粉,很多人是從來不加辣醬的,但是……隨著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大部分腸粉店都配上了辣椒醬,有些人就喜歡偏甜的腸粉醬汁,配上巨辣無比的辣椒醬,這個口味有一定的市場,做好了不愁沒有回頭客。
林雪霞在餐館門口設了收銀台,定制了專門的取餐單,收銀員手填單號數字,邊上是一排各種印章,代表著不同的餐品,比如一份滷肉飯,就蓋個滷肉飯的章。
顧客交錢,領了取餐單,拿去取餐口取餐。
取餐口的檯面上,放著一個個標著數字順序的簽,把顧客的取餐單按順序掛在上面,就能有序叫號備餐取餐。
取餐單一式兩份,每天夜晚清帳算營業額。
陳妙容和另一個新招的員工擔任收銀員,她還兼任會計,趙慧茹和張玉琴兩人負責在窗口忙活,薛玲君和林雪霞管著廚房,廚房裡除了她倆外,還有另外三個人。
林雪霞還招了兩個兼職送餐員和採購員,店鋪備了三輪車,裝了座機電話。
店鋪開業前,林雪霞讓人印了上千份店鋪宣傳單,二妹和三妹兩人自告奮勇幫她發傳單,林玉霞現在讀高中,不能賺錢,全靠母親和姐妹賺錢養著,她覺得心裡愧疚,恨不得多幫姐姐做點事,只要得空,她就在店鋪附近發傳單,在店裡看書背書。
林月霞則利用自己的上下班時間,趁機跑滿了一棟寫字樓,給她姐的店鋪做宣傳,鼓勵人來店裡訂盒飯。
她工作的寫字樓正好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