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下的抽屜有點深,程荀彎下腰用力伸手去夠,卻胡亂摸到一處暗格。心頭一顫,她下意識望了望周圍,確認無人後,她小心翼翼推開暗格,從中取出一張薄薄的信紙。
眼前是張被人疊成方塊的紙,邊角有些脆,紙頁也泛黃,一看便知這紙已經有年頭了。
一顆心懸在半空,不知是膽怯還是恐懼,程荀雙手有些發抖。深吸一口氣,她終於將那張紙打開。
出乎意料,上頭只寫了一句話。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程荀望著那幾個字,如遭雷劈。
那一刻,無數情緒鋪天蓋地向她湧來,了悟、憤慨、痛苦,仿若潮水,轉瞬將她淹沒;而心底一閃而過的輕鬆與羞愧,是將高壓之下的她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暮色四合,最後一點餘暉浸入書房。程荀站在空蕩而狼藉的屋中,將頭埋進那張薄紙,終於痛哭出聲。
第106章 疑雲散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上乘的松煙墨落在紙上,即便長久被人掩藏在黑暗逼仄的角落,也並未褪色。
這十個字寫得端正嚴謹、力透紙背。程荀不知他何時寫下,也不知將它藏在書案下時, 他是何等心情。
她只知道, 在這個他無力申辯、千夫所指的時刻, 她好像窺視到了他沉默無聲、卻又震耳欲聾的理想。
二十年前那場大敗, 即便沈家戍守邊疆數十餘載、沈仲堂以身殉國,直至今日,仍舊被刻在北地的恥辱柱上, 日夜為人唾棄。
程荀不願想、也不敢想, 若晏決明當真被迫背上了通敵叛逃、亂臣賊子的罪責, 又要遭受怎樣的世代罵名。
不該是這樣的。
她一向知道,權勢爭鬥最是骯髒,可那髒水,不該潑到赤膽忠心的為國者身上。
心中漸漸湧起不甘, 她深吸一口氣, 努力壓抑抽噎,微微昂起下頜,抬手抹了抹臉上的淚。
眼淚是最沒用的東西, 現在不是哭的時候。
她順著摺痕將紙疊好,小心翼翼放進前襟。在書案前茫然枯坐一會兒,她站起身, 環視一圈, 最後看向掛在牆上的那張輿圖。
羊皮縫製的輿圖耷拉了一角, 應是官兵查抄時扯下的。程荀找了個矮凳,踮著腳將輿圖掛上釘子。伸手撫平上頭褶皺時, 掌心下划過一道淺淺的凹陷,程荀不由得一愣。
拿開手,身後夕陽透進屋中。
借著夜幕前最後一點朦朧餘暉,程荀定神一看,隱約在其上發現一道細長蜿蜒的劃痕。那劃痕從肅州起,自紅水而下,一路蔓延到崑崙山一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