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將凍番茄在沸水中燙過後,改十字刀口,輕鬆地剝下了番茄的果皮。白樺只保留汁水豐盈的果肉,將番茄果肉切碎成丁,下入鍋中做一鍋湯鮮味足的番茄濃湯。
番茄濃湯煮沸後,擠入預先備好的蝦滑。
看著銀白色的蝦滑慢慢變成漂亮的粉紅色,蝦肉的香氣也逐漸將周圍的空氣滲透。白樺用筷子試了試蝦滑的軟硬,確保里外全部熟透後,才將這鍋番茄蝦滑湯盡數盛出,作為今天的湯羹。
做好湯羹後,白樺便開始做今天的主食。
今天的主食要用到昨晚蒸好的米飯,相比起現蒸米飯的綿軟濕潤,隔夜的米飯外觀更加硬朗,口感也更有嚼勁,更適合用來做炒飯的原料。
白樺打算用備好的隔夜米飯做一道鮮香味美的揚州炒飯。
不同於普通的蛋炒飯,揚州炒飯最大的特點在於半湯半飯,食材豐富的同時,還融入了高湯的精華。要將高湯和食材依次加入鍋中,炒至每一粒米飯都吸飽了高湯的鮮美,營養又美味。
揚州炒飯烹飪過程中,食材要分次加入,確保每一項食材都能到達最佳火候,烹飪出最完美的味道。除此之外,最難的部分在於分次加入的高湯,高明的揚州炒飯廚師能夠讓米飯炒好後不流出任何的湯汁,所有的高湯全被米飯完全利用,沒有一滴浪費。
因為製作難度極高,揚州炒飯甚至成為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享用之外,觀賞炒飯的烹飪過程也是揚州的一種獨特美景。既要有賞味之趣,又要有觀賞之樂,揚州炒飯的特色可見一斑。
此刻,白樺正要挑戰的便是高難度美食——揚州炒飯。
白樺先在鍋中打入打散的蛋液,將雞蛋炒至金黃蛋絲,加入備好的冷飯。翻炒過後,確保米粒裹滿金黃的蛋絲。下入青豆粒、蔥末、胡蘿蔔丁和玉米粒等配菜,與米飯混合均勻。
接下里便到了最難的一步,白樺向鍋內的炒飯中加入少量番茄蝦滑湯,快速顛勺翻炒,讓米粒完全吸收湯汁。按照這個步驟再加入湯汁,再顛勺翻炒,重複三遍之後,每一粒米粒都吸飽了酸甜可口又鮮香誘人的番茄蝦滑湯。
出鍋之前,再加入少量炒熟的新鮮蝦仁,如此,一道古代低配版揚州炒飯便大功告成。
青豆的綠,蔥末的青,胡蘿蔔的橙,玉米粒的黃,再搭配上金黃的蛋絲和圓潤飽滿、粒粒分明的米飯,美味之外,也是一種極佳的視覺體驗。
更不用說那一粒粒吸飽了番茄的酸甜、蝦滑的鮮香的米粒有多美味。除此之外,竟能保持米粒的乾燥,讓湯汁完全融入米中,足以看出白樺的廚藝之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