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聽了楊樂樂描述的病症,與前些日子看過的一本醫書中講得很像。於是書生找出書來仔細翻閱,給了楊樂樂一個答覆:
「你阿爺,怕是得了老病啦。」
書生原本是想按照醫書記載的文字繼續念下去,但又覺得「活不了多久」這句話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太過殘忍。
於是書生及時止損,將得病後果含糊了過去,轉而叮囑楊樂樂道:「這個病應該就是你爺得的病,得了這個病的人啊,記性會變差,你以後可得照顧好你阿爺啊。」
書生本性純良,哪裡捨得對一個孩子講重話。
書生講話時避重就輕,省略了老病就是人快死的時候所得的病,只說讓楊樂樂好好照顧阿爺,言下之意楊樂樂很多年後才明白,原來是讓他珍惜和爺爺相處的最後時光。
眼下楊樂樂聽了個一知半解,但唯有一個字楊樂樂聽得真切,那便是書生先生說了,他阿爺的情況是得了病。
在楊樂樂懵懂的認知里,只要是病,就要吃藥,吃了藥以後,無論生什麼病都能治好。
就像小時候每次楊樂樂生病,奶奶都會餵給楊樂樂的甜甜的藥丸一樣,只要吃了藥丸,就能把病治好了。
楊樂樂如釋重負一般,回到了家裡。
爺爺出去上茅廁了,只有奶奶在家耕織。爺爺不在,給奶奶說也是一樣的,只要找到治爺爺的病的藥丸,爺爺的病就可以治好。楊樂樂便把書生說給他的話,一字不落地複述給了楊老婦。
楊老婦聽後,原本渾濁的眼睛中,多了一抹亮色,是眼淚堆在眼角時帶來的模糊明亮。
楊老婦背對著楊樂樂,語氣深沉地說道:「樂樂,這事我知道了。我來處理,你去玩去吧。」
楊樂樂想當然地便把奶奶的這句處理理解成了「我去買藥丸去」,在年僅十歲的楊樂樂心目中,爺爺和奶奶是這個世界上宛如神祇般的存在。
怎麼會有什麼事情是爺爺奶奶搞不定的呢?
楊樂樂便沒心沒肺地去找同村小夥伴一塊到河裡游泳去了,一直玩到太陽下山才回來。
「阿奶,我回來遲了……」
楊樂樂正要編個什麼藉口搪塞過去,卻見桌上有一碗和以前模樣一模一樣的雞蛋蔥花面。
見到好久沒有吃到的雞蛋蔥花面,楊樂樂就連編藉口的事情都忘了,連忙跑到了飯桌前,拿起碗筷便要叨一筷子面吃。
這面一入口,楊樂樂便覺出了不對勁。
不是好吃和難吃的區別,而是楊樂樂吃了做得同一碗麵這麼多年,早就已經能夠分辨出來調料的多少與麵條的軟硬這些細微的區別。
換言之,楊樂樂吃了第一口麵條,便察覺出了面的陌生,沮喪地把面碗放下,皺著眉說道:「阿奶,你少忽悠我了,這不是阿爺做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