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哥,還在野的王圭。
巧了,他哥當年混戰時跟著族人一起跑到了江南一帶,不過他沒有投奔琅琊王,而是從江南又慢慢摸到了南陽郡。
因為王臬主政南陽郡,他投靠去了。
王臬認為他哥博才多學,可以進尚書都官。
趙含章仔細看過各人舉薦的名單,然後從中挑選了一些人,讓他們到洛陽來。
就算不弄進尚書都官里,其他地方也可以塞,她現在粥多僧少,夠塞!
第1032章 造紙坊喲
天氣漸冷,北方的百姓們給要緊的幾塊麥苗地蓋了一層麥草,大家開始空閒下來。
趙含章就在此時發布役令,考慮到今年戰事剛結束,她沒有發很重的役令,只讓每家出一丁服役十五日。
或通溝渠,或平整官道,或修繕本村的道路和房屋,家中沒有成年男丁的,女子服半役,她讓各州縣裡正小心安排,勿耗民力。
旨意不僅發到各州郡,還發到各郡縣學堂,要求各個學堂輔助各縣做好宣講工作,同時幫助各縣管理服務役丁,
其實也有監督之意。
各縣縣令也不傻,知道趙含章這是防止他們剋扣挪用役丁的伙食和工錢。
不錯,現在服役和以前有點不太一樣,縣衙負擔伙食,還會給一定的工錢。
雖然工錢極少,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以前他們服役可沒有工錢,有的地方連伙食都沒有呢,去服役需要自己帶糧食。
趙含章一直更信任學堂里的學生,而那些學生也不負趙含章的信任,滿腔熱血,不僅是那些孤兒和貧民家的孩子,就是後來進學的士族子弟,進學堂後不久也是一腔熱情,恨不得為趙含章,為國,為民肝腦塗地的樣子。
而趙含章還開通了各縣學堂與太學交流的通道,學生們不僅可以寫信和太學裡的學生,老師交流,提問題,還能通過太學上達天聽。
哦,就是和趙含章告狀,比如本縣縣令貪污受賄,苛政戾民之類的。
聽說上個月就有兩個縣的縣令因為挪用朝廷下發的賑濟糧食,致使縣中餓死的人達兩位數,於是有學生寫信到太學。
太學的學生收到信後當即交到御史台,一路傳到趙含章手中。
趙含章當即命御史前往兩縣查證,果然有貪酷之事,於是兩個縣的縣令就被換了,不僅如此,兩縣縣令家都被抄了,倆人被下獄,押往洛陽聽審。